12.“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生产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

10.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中国与抵制日货国家结成同盟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经济危机
11.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非常猛烈                 B.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C.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12.“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生产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这反映了罗斯福(  )
A.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B.颁布《农业调整法》
C.实施《社会保险法》                    D.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伍
13.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看出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  )
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发展     B.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
C.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     D.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4.哈佛大学学生福莱尔写信给罗斯福总统:“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他们拿着铁锹上班,干这些无用的活……”福莱尔意在(  )
A.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                 B.建议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要求政府整顿银行系统                 D.推动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
10.解析 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于经济危机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材料中日本放弃金本位,倾销日货,与史实相符,故B项正确;由材料中只能看出各国抵制日货,无法看出它们结盟,故C项错误;是经济危机引发了日本实行这样的贸易政策,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商业、工业、农业、个人家庭”多领域均遭到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体现了经济危机的“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故选C项。
答案 C
12.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农业部长”“减产”“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可知考查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减耕减产、政府补贴,B项正确。
答案:B
13.解析 根据材料“有事可做……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可知都是民生问题,“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体现了政府主动担责的意识,故C项正确。
答案   C
14.解析 材料中“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干这些无用的活”说明福莱尔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做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是指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并没有提到对于经济干预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作者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与整顿银行系统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提及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措施,没有体现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故D项错误。
答案  A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