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

14.(2020·华中师大附中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当时身处华北抗日前线,驻守长城防线、察绥地区的国民党军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以血肉之躯推动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
材料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迅速展开。
——据百度百科整理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的一个变化。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历史知识论述其原因。(12分)(要求:写出变化,变化根据材料,史论结合。)

14.答案 示例一 变化:抗战态度由保守、消极变为积极、坚决抗日。
原因:30年代初,日本侵华处于局部地区,国民政府没有足够重视,而是把政策重点放在稳定国内局势,镇压共产党势力上。同时把希望更多寄托于国际力量——国联的干预上。
1937年后,日本全面侵华,意图消灭国民政府。尤其是对长江流域的侵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地区。加之全国民众的要求,还有国际上对法西斯侵略威胁的重视,故而态度日渐积极。
总之,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国民政府的态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示例二 变化: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原因:30年代初,日本对东北侵略,国民政府没有明确坚决抗日态度。而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派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且发展成为东北抗联,成为东北抗战的主力。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使东北民众也组织义勇军,国民党内爱国将领也进行抗日,局部抗战逐渐发展。
1937年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根本利益受到威胁。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爱国主义力量不断推动,尤其是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的抗日运动迅速展开。
总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各界力量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由自发、局部抗战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的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说明:如果有其他意见,或者用其他理由说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