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的特色谈起 林庚 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彝尊说得好:“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唐诗的特色谈起
林庚
唐诗为历代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朱彝尊说得好:“唐诗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这里所谓的“今诗”指的是明诗。明代以七子为代表的诗坛专意模仿唐诗,但模仿是陈陈相因没有生气的,所以“才脱笔砚”便“已是陈言”。至于唐诗本身呢,则千载之下仍是那么“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
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不是要去模仿唐诗,而是要从中感受那“色泽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的新鲜活力。正是这种新鲜的活力,带着蓬勃的朝气,形成盛唐之音,展现为绚丽壮观的广阔天地,使我们感受到饱满的艺术享受。
优秀的诗篇总是不断地激发着、唤醒着人们新鲜的感受,又以这方面的素养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发展。这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唐诗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出现的,又以它全新的创作不断地启发着人们。我们一方面欣赏着那些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着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和法则;唐诗由于具有最鲜明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成为我们最好的学习典范。
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来是如此的,而且比起它以后的诗来也是如此的。例如明、清的诗歌,它离我们的时代比唐诗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明白易懂也并不难,难得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又正是唐诗为人们所赞赏的一个缘故。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而唐诗却正是以其明白易懂而更为人们所百读不厌。这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唐诗中有一些人人传诵的名篇,其间的诗歌语言本来是允许有一定跳跃性的,有时跳跃得比较突出了些,就可能感到不那么平易;可是如果它因此却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那么人们就会爱不忍释。语言的明白易懂乃语言的美德,诗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却不能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远离了生活语言,诗歌的花朵就容易枯萎,明白易懂乃诗坛的一条康庄大道。唐诗中既有大量明白易懂的杰作,又有少量不太明白易懂的名篇;这里的矛盾统一可以成为我们探索诗歌语言艺术奥秘最好的桥梁。而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这是它的最高成就、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唐诗为什么能那么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
研究唐诗繁荣的原因,也是我们学习唐诗一个方面的课题,我们很少看到人们对于其他时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有那么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这当然首先由于唐诗是一个大家公认的诗歌高潮。而这个高潮又被传统地分为初、盛、中、晚起伏分明的四个时期。我们也很少看到其他时代的诗坛有这么完整的时代性的划分,这当然也由于它是一个波澜壮阔巨大持久的高潮,所以才能分得清它的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而这个初、盛、中、晚的四个时期,又恰恰与唐代整个社会的起伏发展相为始终。唐代社会的发展乃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高潮。这两个高潮的息息相通,就更增加了初、盛、中、晚的鲜明性。这里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也就不限于诗歌本身,而是诗歌与时代的关系。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而它的发展如何才能获得成熟,则又取决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客观条件。这里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生活内容,是我们研究唐诗的广阔领域。
(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学习唐诗,可以感受到唐诗的新鲜活力,获取饱满的艺术享受,进而在模仿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
B.学习唐诗,可以从中探索诗歌语言艺术的奥秘,领悟诗歌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的艺术技巧。
C.学习唐诗,可以探索诗歌与时代的关系,研究唐诗中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生活内容。
D.学习唐诗,可以一方面欣赏其中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名章秀句,一方面探索那蓬勃涌现的过程和法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用朱彝尊的话来论证唐诗色泽鲜妍好比刚刚写出来的一样新鲜有活力。
B.文章举明、清诗歌离我们的时代要近得多来论证它不如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
C.文章以诗歌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来论证唐诗能那么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
D.文章以诗歌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与时代的关系来论证唐诗繁荣的原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唐诗能够得以繁荣,除了作家们的能力造就使然,还得力于唐代社会处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高潮阶段。
B.唐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是以春风得意的新鲜朝气而著称,读唐诗可以让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蓬勃豪壮的情怀。
C.唐诗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深入浅出的高度,明白易懂,一览无余,取得了强烈的艺术实感,读者自然爱不忍释。
D.唐诗是公认的诗歌高潮,相对于其他时代的诗,唐诗具有初、盛、中、晚的鲜明性,潮头、潮尾、顶峰与转折模糊,分得不明显。

1.A[解析]A项“进而在模仿中提高诗歌创作水平”错误,文中强调“我们今天学习唐诗,当然不是要去模仿唐诗”。
2.C[解析]“以诗歌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来论证”分析错误,结合原文,应该是用“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来论证唐诗“繁荣旺盛”的原因。
3.B[解析]A项中“作家们的能力造就”不是作者的观点,原文说“其自身的内部规律”。
C项中唐诗“一览无余”的理解错误,文中说“明白易懂自然更不等于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又怎能百读不厌呢?”,说明唐诗尽管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深入浅出的高度,但并不是“一览无余”。
D项中“模糊,分得不明显”分析错误,原文说“分得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