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棵松 阿成 黑龙江下了第一场雪之后,我去了苇河镇。 安顿下来之后,便出去吃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
四棵松
阿成
黑龙江下了第一场雪之后,我去了苇河镇。
安顿下来之后,便出去吃饭。
出了门,哦,大雪竟悄然而至。
撩开饭馆那个用来阻挡风寒的厚棉门帘子,看到里面只有两个吃客,其他的饭桌都空着。见到我要了很多的菜,旁边桌上的胖子转过脸来问我,兄弟,八成是省城来的吧?
我说,是。你们二位呢?
胖子说,我是化一村的。
然后,他又指着边上的瘦子说,他是景周村的。
我问,化一村、景周村,哟,是不是用张化一和穆景周命名的那两个村子?
40年代的时候,张化一同志是被派往苇河县接收敌伪政权的我党第一位干部。张化一同志到了苇河县之后,首先摘掉了“国民党苇河县党务专员办事处”的牌子,命令他们立即搬出县公署,严令禁止“党专”的一切活动,并收编了苇河的地方自卫团。
围观的老百姓都站在雪地里揣着手看着,没有表情。一声不吭。
这是张化一同志上任第一天的事。
同时被派驻苇河的,还有“开道游击队”的队长李省三同志。当时,开道游击队一直活动在苇河和海林交界的深山密林里,主要任务是负责消灭流散的日军,打击当地的土匪。张化一同志一上任,立即命令李省三带领人民保安大队到山里剿灭气焰嚣张的地方匪帮。
李省三的部队走了之后,苇河县只剩下刚刚收编过来的丛国栋、魏蔚良的部队了。丛国栋和魏蔚良这两个人,都是张化一同志新收编过来的国民党苇河自卫团的头头。
就在这天晚上,苇河第一任县委书记吴江、第一任县长穆景周等同志也到任了。张化一同志亲自到车站去接他们。
这是张化一同志上任第二天的事。
烫好的酒上来了,我一边斟酒一边问旁边饭桌喝酒的二位。
我说,兄弟,我打听一下,那个老县公署的小楼还在吗?
瘦子立刻放下筷子走了过来,他哈着腰,用糙手“呲拉呲拉”地揩了揩窗子上的霜花,然后说,你瞅,它还在,没扒。街对面的那个“大上海鞋城”,就是老县公署的窝子。
1945年11月中旬,这栋“县公署”的小楼还在。李省三同志率领部队走了之后,第二天天还没亮,丛国栋便走进了雪窗对面的这栋“县公署”的小楼里,并径直去了张化一同志的办公室。
他呢、咣、咣,很响地敲了门之后,喊道,“张局长,请你出来开会。
当张化一同志往小楼外走的时候。丛国栋从后西悄悄地拔出了手枪,然后冲着张化一的后脑勺开了一枪。
丛国栋长着个略扁的鹰勾鼻子,绰号叫“猫头”。
成功地枪杀了张化一同志之后,丛国栋、魏蔚良带领他的土匪残部,立刻将县公署团团围住,将刚刚上任的吴江、穆景周等小楼里的七名共产党干部、战士,全部抓了起来。
丛国栋命令伙夫,从县公署里拖出来一张长条桌子,在县公署外面搭了一个野灶,安上铁锅,摆上菜墩儿、烧酒。然后,他走到那一排人的面前.亲自将其中一个战士的上衣剥光,抽出绑腿上的匕首,豁开战士的胸腔,掏出这名战士的心脏和肝脏,让伙夫切成片几炒了。这是张化一同志上任第三天发生的事。
丛国栋和魏蔚良知道,一旦出去剁匪的李省三回来,他们将会死无葬身之地。于定,他们将部队从苇河镇拉了出来,理伏在李省三归来途中必经的那个沟越子两边。
杀害了李省三之后,丛国栋、魏蔚良立即返回苇河。将关押在地下室里的穆景周等人,还有一个小战士,押往四棵松准备枪杀。那天。暮色四合的苇河镇如同下了霾一样,整个县城灰蒙蒙的。途中,县长穆景周冲那个小战士使了一个眼色,然后,自己开始大喊大叫。又蹦又跳,一时间,雾里移动的这一行人就乱了,吆喝声、咒骂声泥杂在流曳的雾霭里。
穆景周同志用这种方法掩护着那个小战士逃跑了。
这个逃跑了的小战士就是张化一同志的警卫员。
那个小战士逃跑之后,连夜奔一西坡的三五九旅。接到报告,三五九旅立刻派出最精干的连队去消灭这伙顽匪,包括那个伙夫在内,其他人都抓到了,惟独没有抓到丛国栋和魏蔚良。
旁边桌上的那个瘦子问我,兄弟,这酒咋样?是不是好?
我说,好。
小饭馆的气氛特别好,屋子里也很暖和。难得异乡逢酒客,往来故事从头说。几个人聊得非常好。
丛国栋和魏蔚良这两个人都是在七十年代被抓获的。
这一年,化一村的一个老乡去北京看病。他站在长安大街上向清洁工打听诊所,没想到,这个清洁工就是丛国栋。虽然丛国栋已经老了。但扁棱的鹰勾鼻子还在;虽然操着一口京腔,但东北味儿还有哇。这个老乡直接去附近的公安机关报告了。
魏蔚良是在哈尔滨卷烟厂抓到的。苇河镇景周村的一个老乡在工厂大门口等儿子的时候,发现长着一双斗鸡眼儿的魏蔚良的照片在职工光荣榜上面。
老乡冷笑着说,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呀。首长,这回给你报仇的日子到了。
这个老乡,就是穆景周同志掩护逃跑的那个小战士。
又是11月了,又是个下雪天,漫天皆白,漫山皆白。当地公安机关用大卡车将丛国栋、魏蔚良押到四棵松进行公审。然后,执行枪决。那一天是苇河镇老百姓大喜的日子。扭大秧歌,放鞭炮,过大年一样。
我端起了酒杯,站起来,敬二位新结识的酒友。
二位酒友立马站起来,吃惊地端起了酒杯。
胖子问,咋?你是烈士的后代?
我说,不是。化一村和景周村的人我都得敬啊。
景周村,就是原来的四棵松。
(选自《小说月报》2007年第08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两次提到苇河镇百姓的围观态度,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老百姓对我党从心中没底到发自内心拥戴的转变。
B.小说在叙述张化一同志的故事时,特意强调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突出了张化一同志的雷厉风行和敌我斗争的严峻形势。
C.小说讲述的是一段革命历史,里面有土匪、烈士,有战斗、复仇,它们以小见大勾连起我们整个革命和解放那业。
D.小说写公审时,用白描和反复的手法对雪作了描绘,以雪的洁白来反衬丛国栋、魏蔚良的罪恶深正。
8.小说情节构思巧妙,试作分析。(6分)
9.结合文木,谈谈本文以“四棵松”为题有什么好处? (6分)
 
7.D(雪的作用分析有误,应该是渲染了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也暗示着烈士的被害得到昭雪。)
8.(1)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我来到苇河镇与当地老乡交谈引出故事,既让故事串连有序,又增加了小说真实感。
(2)时空交叉的写法(现实和历史交织),小说描写了饭馆的现实场景和几十年前革命斗争的历史场景,两个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主题内蕴深刻,充满艺术魅力。
(3)善用照应,张化一、穆景周等人被害和丛国栋两人公审时间都是11月的雪天,地点都在四棵松,使文章上下勾连前后呼应,传递出善恶有报,正义必胜的内涵。
(4)详略得当,详写革命战争的故事,略写现在,突出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作者对烈士的缅怀和对当今美好生活的珍惜。(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
9.(1)“四棵松”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暗含相应情节。穆景周等人被杀害和丛国栋两人公审地都在四棵松。
(2)“四棵松”为题有利于突出主题。曾经的四棵松后来改名为“景周村”,表达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纪念,对革命成果来之不易的珍惜。
(3)“四棵松”有一定象征意义,以之为题具有感染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如松柏长青,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