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结合(一)(二)两个语段,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二)
苏轼生十年,父淘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左佩刀,右备容臭∕前人之述备矣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增益其所不能
D.腰白玉之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16.(一)文中宋濂的“嗜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17.结合(一)(二)两个语段,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4分)
14.【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A.备着∕挂有详尽;B.因此∕所以原来;C.更加∕增加;D.白色∕白色;故选D。
15.【答案】侍女拿来热水给我暖暖手脚,我躺在被窝里面,好久身体才渐渐暖和。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重难点词语有:汤,古今异义,热水;沃,浇;以,用;和,暖和。
16.【答案】①家贫缺书,借书抄录;②趋百里拜师求学,态度谦恭(答对两个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先要理解“嗜学”的意思。“嗜”意思是喜欢,爱好。“嗜学”指十分爱好学习,特别爱好学习。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可以概括出“嗜学”的第一个具体表现:家贫缺书,借书抄录;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可以概括出“嗜学”的第二个具体表现:趋百里拜师求学,态度谦恭。
17.【答案】博览群书,虚心请教,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答个意对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阅读文段的感悟体会。从“余因得遍观群书”“比冠,博通经史”可以感悟到要博览群书;从“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呓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以感悟到要虚心请教;从“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属文日数千言”可以感悟到读书要

(二)文译文: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写文章每天达到数千字。嘉佑二年,到礼部考试,凭借对《春秋》的阐释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开,好让此人出人头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