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这碗新鸡汤 李少威 这两年,人们突然爱上了“仪式感”这个词。“生活要有仪式感”,吃饭,出行,购物,过生日,样样如此。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仪式感”这碗新鸡汤
李少威
这两年,人们突然爱上了“仪式感”这个词。“生活要有仪式感”,吃饭,出行,购物,过生日,样样如此。
仪式本来是个重要的东西,对应着一种“认真完成了”的心理需要。
人的生活中,有一类完成本是法定的,比如婚丧嫁娶,办过手续就是确认,但人们仍会举办并不强制要求的仪式。另一类完成与法定无关,过节,过生日,奠基、开业,办个仪式都是人的自愿。无论哪一类,仪式的根本意义在于昭告。昭告于人,昭告于天。因此,仪式其实是一种连通纽带,人和自然连通,和他人连通。
和自然的连通,是起源于无知,自然规律未被认识时,我们把自然理解为一种人格,一个神秘的主体。人有一种被统治感、被支配感,所以我们需要对那个无形的统治者表示臣服和敬畏。和人的连通,则是由生存需要决定的。从原始时代的小型共同体,到农业时代的国家,人们都必须借助合作才能生存。原始时代的合作是为了应对食物不足问题,以及共同防御外在的威胁;农业国家时代的合作则是出于建造农业公共设施的需要。
也就是说,仪式是一种为了生存、合作、被统治而设计的行为形式,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通知”。它包含两个要素,源于事情的重要性,目的是共同确认。
但现在,“仪式感”所指向的几乎是所有不重要的事情,目的也不是共同确认,而是自我确认。工业化社会生存不成问题,合作非常隐形,人也不再有被自然所统治的压力,在强大的技术条件下“通知”快捷而直接,那么在逻辑上,人们对仪式的需要将越来越少。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违背了逻辑,人们不但更加重视仪式,还把仪式降维,应用在一切平庸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其实,今天所谓“仪式感”,就是个体存在感换了一个说法。“仪式感”,事实上是反仪式的。
在个体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真实情境的接触大幅减少,如果必要,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今天几乎可以做到完全消灭所有接触。我们日常参与的社会互动的确在急剧减少,人越是趋向于独处,生活就越缺少变化,记忆就越缺乏附着之物,个体独特性就越难以体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感觉日子没有任何变化,个人存在缺少价值也缺少意义,体验不到自身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寻求形式的支持,把变化、价值、意义和自身的重要性,折现为形式,就像资本时代人们把人和财富的价值全部标记为货币一样。“仪式感”成为了个体存在感的面值。
人类本来没有仪式这种说法,在中国古代叫礼和仪,“仪式”一词是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首先使用的。在中国,“仪式感”由谁首先使用无可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表面上由各种媒体渲染,但其流行归根到底是由商业力量推动的,商业善于把人的一切心理需要都动员到消费领域去实现。
我们可以联想起“小资情调”“诗与远方”……它们出现以后,商业就高超地把消费主义以一种“反消费主义”的外衣包裹起来,用以推动消费主义。实现这种高超嫁接的机制,是先把这些名词无限鸡汤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行仪式源于事情的重要性,而今天的"仪式感"指向的几乎都是不重要的事。
B.举行仪式的目的由共同确立变为自我确立,这与社会状况的改变密切相关。
C.人们爱上"仪式感",表现了对个体存在价值和个体生命意义的重视和追求。
D.今天所谓的"仪式感"实质是个体存在感,商业力量的推动是"仪式感"走向反仪式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于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将现在和过去人们对仪式的理解作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C.文章用较多笔墨分析当代人们的心理现状,是为了肯定"仪式感"在当今社会新的价值。
D.文章最后用类比分析,指出"小资情调""诗和远方"和"仪式感"流行原因具有相通性。
3).如何理解标题“‘仪式感’这碗新鸡汤”的含义?


9.【答案】:1).D; 2).C; 3).“仪式感”表现的是个体存在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其流行源于商业力量的包装与推动;表现了作者对以“反消费主义”包装消费主义做法的否定,提醒人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仪式,思考追求个体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正确方式。
【解析】:1.)D.“商业力量的推动是’仪式感’走向反仪式的根本原因”错,根据第六段“其实,今天所谓‘仪式感’,就是个体存在感换了一个说法。‘仪式感’,事实上是反仪式的”、倒数第二段‘“仪式感’由谁首先使用无可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表面上由各种媒体渲染,但其流行归根到底是由商业力量推动的,商业善于把人的一切心理需要都动员到消费领域去实现”,强加因果。
2).C.“是为了肯定‘仪式感’在当今社会新的价值”错,是为了强调‘’仪式本来是个重要的东西,对应着一种‘认真完成了’的心理需要”。
3.)根据第六段“人们不但更加重视仪式,还把仪式降维,应用在一切平庸的地方”“今天所谓’仪式感’,就是个体存在感换了一个说法’、第七段“‘仪式感’成为了个体存在感的面值’、第八段“但其流行归根到底是由商业力量推动的,商业善于把人的一切心理需要都动员到消费领域去实现”、最后段“它们出现以后,商业就高超地把消费主义以一种‘反消费主义’的外衣包裹起来,用以推动消费主义“分条概括即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