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有译文 李伯温,李守贤之从兄也。长兄惟则,怀远大将军、平阳征行万户;次伯通。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伯温,李守贤之从兄也。长兄惟则,怀远大将军、平阳征行万户;次伯通。岁甲戌,锦州张致叛,国王木华黎命击之,大战城北,伯通死焉。伯温行平阳元帅府事,镇青龙堡,专任东征。知平阳已陷,弟守忠被执,选骁勇拒守,久之,金人尽锐来攻,守卒夜多遁去,李成开水门导敌入,伯温登堞楼,谓左右曰:“吾兄弟仗节拥麾,受方面之寄,当以死报国。吾弟已被执,我不可再辱,汝等宜自逃生。”士卒皆犹豫不忍去,伯温即拔剑杀家属,投井中,以刃植柱,刺心而死。金人登楼,见伯温抱柱如生,无不嗟叹。
     弟守正,自幼时尝质于木华黎,后为平阳守,活俘虏甚众,以功授银青荣禄大夫、河东南路兵马都元帅。岁庚寅,上党、晋阳合兵攻汾州,将陷,守正以义赴援,众寡不敌。别遣老弱百人,曳薪扬尘,多张旗帜,敌惧,遂解去。汾人持牛酒迎犒者,道不绝,且泣谢曰:“幸公完是州,德甚大,愿奉是州以从。”关中兵屯吉州,酋领杨铁枪以数千人叛,守正出兵擒之。轩成据隰州,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大帅以其兄守忠代之。
     守忠官至银青荣禄大夫、河东南路兵马都元帅,兼知平阳府事。壬午冬,平阳公胡景山以青龙堡降。尝从攻益都,北还,军将彭智孙乘间据义州叛,守忠闻之,长驱抵城下,力战,复之。丁亥夏四月,金纥石烈真袭击平阳行营招讨使权国王按察儿于洪洞,守忠出援之,会于高梁,师溃入城。平阳副帅夹谷常德潜献东门以纳金兵,城遂陷。金人执守忠至汴,诱以高爵,使降,守忠骂之,语恶,金人怒,置守忠铁笼中,火炙死。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B.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C.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D.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户,世袭军职,金初设,元相沿,总领于中央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
B.堞楼,即城楼;堞,古代城墙之上形如齿状的矮墙,作战时可抵挡敌人的矢石攻击。
C.河东,古地名,因在淮河以东而得名;秦汉于此设郡,唐置道,宋置路,皆称河东。
D.行营,是指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还指巡视军营、往来营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伯温体恤部下,刚烈勇毅。青龙堡失守后,李伯温知道大势已去,他让部下各自逃生,在杀死家属后自杀殉国。
B.李守正为人侠义,富有智谋。在汾州保卫战中,守正派兵驰援,以寡敌众,虽然退敌,却终因伤势过重而不幸身亡。
C.李守忠多有战功,视死如归。李守忠在出兵支援洪洞的战斗中兵败被俘,他拒绝金人利诱,直面酷刑,惨烈而死。
D.李家人赤胆忠心,满门忠烈。李氏家族,不乏国家的栋梁之才,伯通、伯温、守忠、守正都为国捐躯,可歌可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别遣老弱百人,曳薪扬尘,多张旗帜,敌惧,遂解去。
(2)军将彭智孙乘间据义州叛,守忠闻之,长驱抵城下,力战,复之。
5.李伯温为什么先杀家属又自杀而死?
 
 
参考【答案】
1.【答案】:1).B; 2).C; 3).B; 4.)(1)另外派遣一百名老弱士兵,拖着柴薪扬起尘土,多多竖立旗帜,敌人害怕(人多),于是撤去包围离开了。
(2)军中大将彭智孙趁机占据义州反叛,李守忠听说这件事,长途行军迅速到达城下,奋力作战,收复义州。
5).①以死回报朝廷对李家的信任和重托;②避免被捕受辱,以捍卫自身及家族尊严;③以绝部下念头,让他们坚定逃生决心,借此保全部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