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20-2020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金榜冲刺三模(四)阅读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①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②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③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④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撒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⑤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
⑥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
⑦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回来后腿脚也酸痛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
⑧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劈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6.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一句的理解。(3分)
17.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4分)
⑴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⑵把题目改成“难忘的少年时代”好不好?为什么?
18.依据文章内容,合理想象,描写一段“我们”背着父亲悄悄烤土豆,“我”等待土豆烤熟时的心理活动。(3分)
答案
15.少年时,爸爸带“我们”去山上拉柴火,使我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
16.“我们”冒着严寒,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用破旧的工具,费劲地拉足够的柴火,才能让火炉燃烧,获得温暖。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有甜美的收获。
17.⑴用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手推车的老旧,表达了“我”进山拉柴火的艰辛。
⑵不好。形式上,“会唱歌的炉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炉火燃烧的声音,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不仅与本文的中心事件拉柴火有关,还暗示了歌颂劳动、歌颂生活的中心,比“难忘的少年时代”更切合主题。
18.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我”的迫切想吃且又担心父亲发现的心理,有错别字、语病酌情扣分。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本文是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的事情,时间是冬天,人物是父亲和我们姊妹三人,事件是到山上找风刮倒的树木拉回家取暖,感情是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苦,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据此概括即可。
点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
16.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温暖的获得”指的是把柴火加入火炉,让其燃烧以取暖,“代价”指的是“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路途遥远“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环境恶劣“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工具破旧“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车胎常常慢撒气”,这句话的深意是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17.(1)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赏析。本句用“饿瘪了肚子”“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等词语形容手推车,赋予手推车人的特征,属于拟人的修辞,“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用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属于反问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手推车的破旧,表现了我们运送柴火的艰难不易。
(2)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作用的分析。“会唱歌的炉火”内容上点明了我们拉柴火靠炉火取暖这一主要事件,也暗含对劳动的赞颂;结构上,和文章结尾内容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表现形式上,采用拟人的修辞,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难忘的少年时代”则没有这些作用,故不能改。
点睛:解答题目的作用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三个角度来考虑。内容: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事件;点明文章的主旨;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结构:是文章行文的线索等。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18.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根据“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可知,我们是偷偷带土豆来烤,所以要写出“忐忑、担心父亲发现”的心理,如“我们忐忑不安,生怕父亲发现我们的秘密,如果父亲发现了,会不会批评我们,会不会再也不让我们带土豆来烤”;根据“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可知,烤熟的土豆非常诱人,所以要写出“急切盼望土豆烤熟,迫切吃到烤土豆的”的心理,如“空气中开始有香味了,现在土豆应该快熟了吧,再等一小会儿,就能享受美食了,好期待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