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因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
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及霍氏诛,上躬亲政。是时,掖庭一宫婢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该宫婢辞引使者丙吉知状。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其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
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耆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知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
五凤三年春,吉病笃。上自临问吉:“君若有不讳,谁可代者。”吉顿首曰:“西河太守杜延年明于法度;晓国家故事;廷尉于定国执宪详平;太仆陈万年敦厚备于行止,此三人能皆在臣右。唯上察之。”上以吉言皆是而许焉。后三人居高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人。吉薨,谥曰定侯。子显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官至卫尉太仆。
(选自《汉书·丙吉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因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
B. 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因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
C. 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因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
D. 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因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用来指官职调动。升职叫升迁、右迁;降职叫谪迁、左迁。文中指升职。
B. 曾,指隔两代的亲属。不同的代际血缘关系用语不同,如隔三代的称“从”。
C. 公车,汉代官署名,掌管宫殿司马门警卫,处理征召及臣民上书言事等事宜。
D. 不讳,指死亡。汉语“死”婉辞众多,蕴含中华民族礼制、民俗宗教文化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丙吉为人宽厚,不事张扬。他有恩于皇曾孙,却闭口不谈;后掖庭一宫婢的民间丈夫上书,陈述丙吉功劳,皇帝才得知此事,并给予重赏。
B. 丙吉勤奋好学,乐于钻研。他出身于治理监狱案件的小吏,研修律令,曾经担任鲁国的狱史,后又自学了《诗》《礼》等典籍,通晓其大意。
C. 丙吉为官守礼,知人善荐。他做官崇尚宽容礼让,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当他病重时,皇帝询问替代人选,他举荐了三个人,都很称职。
D. 丙吉深受重用,福延子孙。他官至宰相,死后谥号定侯,受到高度评价;他的儿子丙显继承爵位,后虽因罪被削爵为关内侯,仍官至卫尉太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2)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14. 丙吉的驭吏酒醉失礼,为何丙吉没有允许西曹吏赶走他?
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自从曾孙登上帝位,丙吉闭口不说曾经的恩德,所以朝廷中没有谁知晓他的功劳。(2)事情还没做完,皇上就下诏召集丞相、御史,询问蛮族所侵入的边郡的官吏的情况,丙吉详细地作了回答。    
14. 因为①丙吉宽容大度,喜欢为人掩过扬善。②丙吉担心他因醉酒失去差事,没有容身之处。③丙吉认为只是弄脏了车内的垫褥,不是失职之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全句的主语是“吉”,后面是他所做的事情,有“见而怜之”“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择女徒”“令保养曾孙”。
需要辨析的地方是:太子非“无事”而是“无事实”;“无辜”者非吉而是曾孙。故“事实”不可分开,据此可排除AC;
“曾孙”和“无辜”不可断开,据此可排除D,所以选项B正确。
整个句子大意是:丙吉见了怜惜他,又心知太子的罪过并非事实,更加同情无罪的曾孙,于是选择谨慎敦厚的女刑徒,让她们保护奉养曾孙。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隔三代的称‘从’”理解错误。上隔三代称“高”,下隔三代称“玄”,“从”是指同祖不同父的亲属,与“堂”相同。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陈述丙吉功劳”说法有误,掖庭宫婢是让自己的丈夫上书陈述她的功劳,并非陈述丙吉的功劳。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重点字词:“遭遇”,文中指登上帝位;“绝口”,闭口;“莫”,没有人;“明”,知晓。
第二句重点字词:“未已”,不止、未毕,指事情还没做完;“问以虏所入郡吏”,状语后置句,“以”,用,正确语序是“以虏所入郡吏问”;“具”,详细地。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丙吉的驭吏酒醉失礼,丙吉没有允许西曹吏赶走他的原因。
文中写到“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说明丙吉宽容大度,喜欢为人掩过扬善。根据“‘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可见丙吉担心他因醉酒失去差事,没有容身之处,其次还因为丙吉认为只是弄脏了车内的垫褥,不是失职之事。
参考译文:
丙吉字少卿,是鲁国人。研修律令,担任鲁国狱史。积累功劳,逐渐升迁到廷尉右监。当时,宣帝刚出生几个月,因为皇曾孙的身份被卫太子的事牵连被收监。丙吉见了怜惜他,又心知太子的罪过并非事实,更加同情无罪的曾孙,于是选择谨慎敦厚的女刑徒,让她们保护奉养曾孙。
丙吉为人宽厚,不夸耀自己的长处。自从曾孙登上帝位,丙吉闭口不说曾经的恩德,所以朝廷中没有谁知晓他的功劳。等到霍光被杀,皇上亲自处理政务。这时,掖庭一宫婢让她民间的丈夫上书,说自己曾经有扶持、养育皇帝的功劳。奏章下达掖庭令,让掖庭令考查询问此事,这个宫婢的供词中说以前的使者丙吉知道是怎么回事。皇帝亲自询问丙吉,这才知道丙吉曾对自己有恩,但丙吉始终没说。皇上认为他非常贤德,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又过了五年,代替魏相做了丞相。
丙吉出身于治理监狱案件的小官吏,后来学习《诗》《礼》,通晓其大意。等到处于宰相之位,崇尚宽容大度,好谦让他人。丙吉对于官署掾史,一定遮蔽过错颂扬好处。丙吉的马车夫嗜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醉后呕吐到丞相车上。西曹负责官员想要赶走他,丙吉说:“因为喝醉失去士族的差事(因为喝醉的过失就赶走他),让这个人将何处容身?西曹隐忍这件事吧,这不过是玷污了丞相车内的垫褥罢了。”因此没有赶走此人。此马车夫是边郡人,熟悉知晓边塞派发的紧急军务,曾经外出时,刚好看见信使拿着赤白囊,携带着边郡的紧急文书飞驰来到。驾车的役吏于是跟随信使到官署刺探打听,知晓蛮族侵入云中、代郡,迅速回府拜见丙吉并禀报所知晓的情况。并建议:“恐怕胡虏所入侵的边郡,二千石的官吏中有老病经不起战乱的,应该预先探察。”丙吉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让东曹访察边郡的长吏,详细记录他们的身世经历等情况。事情还没做完,皇上下诏召集丞相、御史,询问蛮族所侵入的边郡的官吏,丙吉详细回答。御史大夫仓促间窘迫不能详细知道,因此被谴责。
五凤三年春天,丙吉病得很重了。皇帝亲临病榻问候丙吉,说:“假如您不幸辞世,谁可以代替你?”丙吉顿首回答:“西河太守杜延年清楚法度,通晓国家旧例;廷尉于定国制定法令公正;太仆陈万年行为敦厚谨慎。这三人的才能都在我之上,希望皇上察看他们。”皇上认为丙吉的话都正确而答应了。后来三个人居高位都很称职,皇上认为丙吉有知人之明。丙吉死后,谥号定侯。大儿子丙显继承爵位,甘露年间获罪削爵为关内侯,做官到卫尉太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