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傅雷 施蛰存 ①1966年9月3日,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

例【二十三】(2020·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5题。
                           纪念傅雷   
施蛰存
①1966年9月3日,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20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②现在,我书架上有十五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两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1979年4月16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悼念傅雷。
③1939年,我在昆明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傅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④1943年,我从福建回沪省亲,在上海住了五个月,曾和周煦良一同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去看过傅雷,知道他息影孤岛,专心于翻译罗曼·罗兰。这一次认识了朱梅馥。也看见客堂里有一架钢琴,他的儿子傅聪坐在高凳上练琴。
⑤我和傅雷的友谊,只能说开始于解放以后。那时他已迁居江苏路安定坊,住的是宋春舫家的屋子。我住在邻近,转一个弯就到他家。五十年代初,他在译巴尔扎克,我在译伐佐夫、显克微支和尼克索。这样,我们就成为翻译外国文学的同道。因此,在这几年中,我常去他家里聊天,有时也借用他的各种辞典查几个字。
⑥可是,我不敢同他谈翻译技术,因为我们两人的翻译方法不很相同。一则因为他译的是法文著作,从原文译,我译的都是英文转译本,使用的译法根本不同。二则我主张翻译只要达意,我从英文本译,只能做到达英译本的意。英译本对原文本负责,我对英译本负责。傅雷则主张非但要达意,还要求传神。他屡次举过一个例。他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一场有一句“静得连一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但纪德的法文译本,这一句却是“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他说“这不是译错,这是达意,这也就是传神”。我说依照你的观念,中文译本就应该译作“鸦雀无声”。他说“对”。我说不行,因为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话中不用猫或鸦雀来形容静。
⑦傅雷有一本《国语大辞典》,书中有许多北方的成语。傅雷译到法文成语或俗话的时候,常常向这本辞典中去找合适的中国成语俗话。有时我去看他,他也会举出一句法文成语,问我有没有相当的中国成语。他这个办法,我不以为然。我主张照原文原意译,宁可加个注,说明这个成语的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某一句成语。当然,他也不以为然。
⑧1958年,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不过,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
⑨1961年,大家都蒙恩摘除了“帽子”,可以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于是我又常去看他。他还在译书,而我已不干这一行了,那几年,我在热中于碑版文物,到他那里去,就谈字画古董。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
⑩1966年八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⑪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⑫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⑬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⑭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选自《施蛰存散文》,有删改)
1.傅雷别号“怒庵”,文中三次写其“怒”,请分别概括“三怒”的主要内容。
【答案】)第一怒: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一怒回上海。第二怒:在上海,和作者因对黄宾虹晚年画作意见不同而发怒。第三怒:文革期间,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围绕傅雷的“怒”找到对应的段落,再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本文作者回忆与傅雷的交往并不涉及傅雷在政治上遭受迫害的具体原因与过程,而是突出写了傅雷的“怒”,第一次是在第③段,“ 我在昆明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傳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可以概括为: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了。第二次是第⑨段,“ 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可以概括为:在上海,作者与傅雷关于黄宾虹的画,产生了争论,讨论的是学术问题,然而傅雷在论辩中发怒。第三次第①段,“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可以概括为:“文革”期间,傅雷不堪凌犀,“一 怒而死”。
2.请赏析第⑩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
【答案】“踱”,慢步行走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既关心(担心)傅雷又因其性格刚直不敢靠近的矛盾心理。(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踱” 本义指慢慢地走。“我就踱 了回家”是对“我”的
动作描写,“我”看到傅雷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我” 心中担心傅雷,但又因其性格刚直不敢靠近,所以心情矛盾,脚步才会放慢。
3.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蕴含了作者对傅雷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他希望傅雷刚直不屈,坚持真理的品德能在知识分子间传承。(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作者敬重傅重刚真不阿的品德,“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所以作者写作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永远为知识分子所继承和发扬,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4.结合选文和你读过的《傅雷家书》,简要说说傅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傅雷是一个性情刚直(性格刚劲、刚直不屈)、教子严格、治学严谨、舐犊情深、坚持真理、工作专注、德艺双馨、人格高贵、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写出其中四方面,每方面1分;语句完整,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从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描写入手。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教育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可知其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步地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可知其望子成龙。“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可知其刚直不阿。本文写的“傅雷三怒”可知其易怒的特点。“我书架 上有十五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可知其专注学术、硕果累累。
5.关于本文的语言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朴无华      B.生动形象       C.言简意丰     D.饱含深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其中B项有误,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自己与傅雷交往27年中的若干片断,在回忆傅雷时,突出了他的个性,将傅雷的性格写得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有时还显出机趣和幽默。“生动形象” ,因此不符合文章的语言特色。故选B。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