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冰雾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

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冰雾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日落后降温,就会出现冰雾。低于-40 ℃的气温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 ℃时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降雪、风力较大时不会形成。冰雾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日落后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日出后稀薄的冰雾容易消散,但气温在-45 ℃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即使太阳升起,冰雾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自然降落才趋于消散。(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下图是我国某地某季节冰雾日变化图。
 
(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6分)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6分)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6分)
(4)推测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省级行政区和月份。(4分)

12.【解析】 (1)根据材料,冰雾是辐射冷却雾,其形成与湿度、风力、温度有关。在极低温、风力较小、相对湿度为55%—65%等条件下才能够形成。(2)结合材料可知,冰雾出现在空气中水汽较多、风力较小、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且气温极低的时候。14—20时是一天中气温较高时段,风力较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小,利于冰雾消散,因而该时段冰雾在一天中占比较少。(3)冰雾发生会影响交通、通信、农业生产、大气环境等。(4)主要根据冰雾形成条件分析。冬季容易出现极低温且空气较湿润的区域,如黑龙江、内蒙古的东北部等地易出现冰雾。我国最可能出现极低温的月份是最冷月1月份。
答案】 (1)气温极低,在-40 ℃以下;相对湿度为55%—65%;风力较小。(6分)
(2)午后气温升高,上升气流增强,风速增大,利于冰雾消散;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不利于冰雾的维持。(6分)
(3)能见度极低,对交通出行不利,易发生交通事故;对水电、通信设备有损害;家禽家畜易被冻伤冻死;冰雾发生时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加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任答3点得6分)
(4)黑龙江、内蒙古。(2分) 1月。(2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