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09·安徽高考真题)(小题1)Ⅰ.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

18.(2009·安徽高考真题)(小题1)Ⅰ.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________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_________,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小题2)Ⅱ.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 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________
答案】(小题1)(1)有氧呼吸    快    先逐渐增加而后减少    (2)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导致的    
(小题2)(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分别为0、50、150、250 mg•L-1    (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A、B、C、D组黄瓜幼苗一次     (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分析
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3.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给与不同的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得出结论。
详解
Ⅰ.(1)在t1~t2期间,氧气可以用于有氧呼吸,据此可推测,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有氧呼吸引起的,相同时间内,A种子所在的瓶内氧气减少的更多,说明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快,分析题图可知,氧气减少的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即细胞呼吸过程中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因此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先逐渐增加而后减少。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但氧气含量没有变化,即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的原因应该是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引起的。
Ⅱ.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乙烯利浓度,实验的因变量是黄瓜开雌花数量,实验原理是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 200mg.L-1),可促进多开雌花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因此需要分组进行试验。
按照是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1)将长势相同、苗龄一致的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分组编号)。
(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分别为0、50、150、250 mg•L-1,(要求在0~100 mg•L-1、100~200 mg•L-1、200~300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
(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A、B、C、D组黄瓜幼苗一次。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5)根据题意相应的实验结果预测可能为:


【点睛】
熟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能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结果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