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所示,则(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陶瓷、木材、玻璃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钢容易导电是金属,属于导体。故选C.
2.答案:D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子;超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绝缘体也能带电.故选D.
3.答案:B
解析A带负电,说明A有多余电子,连接的瞬间,电子从AB移动,则验电器B带上了负电,B的金属箔的张角增大;而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金属棒中的瞬间电流方向,而不能判断金属棒是否带正电,故B正确,AC错误;金属箔张开是因为金属箔带了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的,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瞬间B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带正电会张开,验电器A的张角减小;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瞬间电流方向是由A到B.但不会有持续电流,故只有B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时,梳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因此塑料梳子从头发中夺得一部分电子,从而带负电;相反,头发由于缺少了电子,从而带正电.特别注意: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固体中的正电荷是不能自由移动的.故D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球和金属箔片都带有同种电荷,都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张开,应选C.
7.答案:C
解析: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故错误;
B、据课本可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错误;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即说明吸管带负电,故正确;
D、由于吸管带负电,据摩擦起电的特点可知,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故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BC相互排斥,根据电荷的性质知,B带负电;AC相互吸引,AB相互吸引,根据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电荷的性质知,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A错误;
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验电器带正电荷,由于两箔片都带正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故B正确;
C.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缺少电子,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两箔片上的电子会转移玻璃棒上,故C错误;
D.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此过程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玻璃棒到验电器的箔片,故D错误.
10.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
解析:用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 当验电器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
11.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解析:(1)由于小球B与小球A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球B向右偏离竖直方向。
(2)由题图可知,小球B与 小球A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发现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上的角度逐渐减小,即其受到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故可得出结论: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小。
12.答案:(1)负
(2)弱
(3)能   负
解析
(1)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所以石棉和玻璃摩擦后,石棉带正电,玻璃带负电;
(2)按照题意,可知所给出的材料中次序越后的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越强,羊毛与木棉摩擦后,羊毛带正电,所以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木棉要弱;
(3)由表可知,玻璃与羊毛相比较,羊毛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羊毛与尼龙相比较,尼龙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因此玻璃与尼龙相比较,尼龙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二者摩擦后,尼龙将带负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