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 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 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 沸",纪的《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 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 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 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 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 "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 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 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 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钟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 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湿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 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 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 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 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 中是不多见的。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 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 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 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 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 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 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 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 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 《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 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 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 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 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 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 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 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 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 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 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 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 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 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 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李渔与纪H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 “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 “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 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树上的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 《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 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 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 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4分)
5.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