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7分)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只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扫取寒梢万尺长               扫取:画出
B.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
C.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如此的
D.废卷而哭失声                 废:废弃的
17.下列各句最能体现文与可性格恬淡、狂放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B.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C.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D.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1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一段叙二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代《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第二段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以画贯穿,以怀念友情为中心,形散神不散。
B.苏轼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点明题旨,以此来强调“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C.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却并没有令人陷入哀伤的情绪之中,而是以谐衬庄,以喜衬悲。如关于“袜材”“二百五十匹绸”“千寻竹”“馋太守”“喷饭满案”等趣事的描写,写得活泼,幽默,妙趣横生。
D.选文以“画竹”为线索,记述了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了二人的交往,以及在文与可死后抒写自己的悲慨,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1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2)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答案】16.D    17.B    18.D
19.(1)与可那天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得满桌都是。(2)而我也记载了同与可以往嬉笑的话,以此可见与可跟我也如此地亲密无间啊。

解析
16. D项,“废卷而哭失声”,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搁下书卷,痛苦失声”,且从语法关系来看,“卷”是名词,意思是“书卷”,那么前面应该是动词,只有动词才能带宾语,所以“废”解释为“废弃的”就是错误的,应该解释为“废置、搁下”。故选D。
17.A项,“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是侧面写文与可的画为人所喜爱;C项,“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是文与可与苏轼的玩笑话,可见二人感情深厚;D项,“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是文与可对自己画的评价。这三个选项不能体现文与可性格“恬淡”“狂放”。故选B。
18. D项,“选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错误,从选文来看,选文中没有议论这种表达方式,而是课文第一段主要用的是议论,但课文第一段又没有在选文之中。故选D。
19.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是日”,这一天;“游谷中”省略介词“于”,应为“游于谷中”;“食”,吃;“发”,打开;“函”,信件;“得”,看到;“失笑”,禁不住笑;“案”,桌子。(2)中,“载”,记载;“畴昔”,往日,从前;“之”,结构助词,的;“言”,话;“以”后省略代词“此”,“以”,凭借,通过;“于”,与,和;“亲厚无间如此”是状语后置句,应为“如此亲厚无间”。

【参考译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