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席方平》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羊富室有郤,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今贿嘱冥使榜我矣。”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神冤气矣。”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少选,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写状。趁城隍早衙,喊冤投之。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愤气无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诸郡词。迟至半月,始得质理。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赴案。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城隍恐其再讼,谴役押送归家。役至门辞去。
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冥王立拘质对。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席不听。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曰:“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席犹未信。
席状告甚急,亦尽罹刑罚苦难矣。然不改初心,遂欲告之于玉帝。会逢二郎,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
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援笔立判。顷之,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又谓席廉:“念尔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因使两人送之归里。席乃抄其判同,途中父子共读之。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又索抄词,则已无矣。
自此,家道日丰,三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席方平》,有删改)
4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某今贿嘱冥使我矣      榜:杖击,捶打
B.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      隙:同“隙”,嫌隙,仇恨
C.席不肯入,赴冥府        遁:回避
D.而羊氏子孙矣            微:衰落
4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B.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C.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D.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入城庙为父亲申冤。那城隍得了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
B.席方平偷偷跑到阎王府,控告郡司、城隍的贪赃枉法。席方平因为告状太急迫,因此受尽了各种刑罚,吃尽了苦难。
C.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狱,分明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那狱吏、城隍、冥王正是现实社会中大小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
D.席方平的申冤并不单纯是一般意义的报复报仇,而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他这种反抗精神,鼓励着人们勇敢地反抗封建腐朽的统治阶级。
4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伸冤气矣。”
(2)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候之终日,渐温而活。
 
答案
41.C
42.C
43.B
44.(1)席方平悲痛得吃不下饭,说:“我父亲老实嘴笨,现在被强鬼欺侮,我要到阴间去,替父亲申冤。”
(2)到家后,席方平先醒;叫家里人开棺看父亲,他父亲僵硬的尸体还是冷冰冰的,等了一整天,才渐渐变温活过来。
解析
4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席不肯入,遁赴冥府”,“遁”如解释为“回避”,则与语境不合;文中说“城隍恐其再讼,谴役押送归家。役至门辞去。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这句话是说“城隍怕他再控告,便派衙役押送他回家.衙役送到门口就走了。席方平不肯进屋,他偷偷跑到阎王府”,可见“遁”应解释为“逃,悄悄溜走”。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4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这句话的含义是“他到监狱门口探望,远远看见父亲睡在屋檐下,看上去很狼狈.父亲睁开眼睛看到儿子,泪流满面地说:“狱里的官吏都接受了贿赂,没日没夜地打我,我的两条腿都被打坏了”,这句话属于叙事,先抓名词,如“狱门”“檐下”“子”“狱吏”等;然后运用语法知识进行断句,“狱门”为名词,作“至”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B;“赇嘱”为名词,作“受”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
4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席方平因为告状太急迫”错,根据原文第二段和第三段可知,席方平受尽苦难、刑罚不是因为告状太急迫,而是阎王受了“函进”,与郡司、城隍沆瀣一气。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项对应的内容,可以根据选项中“跑到阎王府”确定设题的区域,如第二段“席不肯入,遁赴冥府”,可见从第二段开始写席方平到阎王府,从旅店主人对席方平说的话“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可以得知,他们每个人都给阎王送礼。
4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惨怛”,悲痛;“讷”,嘴笨;“见凌于强鬼”,被动句,“见……于”表被动。第二句中,“既”,已经,…之后;“候”,等候;“终日”,整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