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浮 陆颖墨 小说稿子写出来以后,我找到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舰队司令。倒不是拍马屁

陆颖墨专题练
潜浮
陆颖墨
小说稿子写出来以后,我找到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舰队司令。倒不是拍马屁,手头这部反映潜艇部队的东西得以写成,这位中将确实帮了不少忙,有他说句话,体验生活、采访乃至创作都遇上了绿灯。其实,他并不是对我情有独钟,他钟情的是钻了二十多年的潜艇。
中将破例在家里给了我一个小时,谈他连夜看完稿子后的看法。“昨晚他翻了大半夜的身。”他的老伴在一边表示了对我的不满,于是我非常感动,连忙掏出了笔记本。
    临到谈话结束,司令顺手又翻了翻稿子,再合上,看一眼而后不经意地问:“就用这个标题?”
    我点了点头。对这个题目我是非常得意的——《沉浮的国土》,拿这个来比作我们的潜艇,最贴切不过了。
“我提个建议,能不能把这个‘沉’字改成‘潜’字?”司令依旧是随意说说。
我没有吱声,想了想说:“我觉得还是用‘沉’字好。”
“‘潜’字也不错,让人一下子看出写潜艇的。”大概是见我没有点头,又说,“我这只是参考意见,还是你们作家定吧。”我也赶紧说:“我回去一定认真考虑首长的指示。”
“不是指示,是意见,仅供参考。”司令更正道。
话虽这样说,回去后我还是费心思琢磨了半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用“沉”字比“潜”字好。首先,“潜浮”不符合一般读者的语言习惯,拗口。用“沉”字感觉上比较凝重,不仅表现了潜艇的运行状态,也喻示了新中国潜艇事业的坎坷历程。换了“潜”,是可以很快让人明白写的是潜艇生活,但这恰恰是小说题目的大忌,没有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自然失去了应有的诱惑力,而且文学味和作品气势也要受到影响。
我把自己的意见给出版社的编辑说了,他也有同感,还说:“要是真依他改了,没准书的征订数要下降。”
看来,只能用原来的题目。
可是,司令那儿怎么交代呢?
编辑笑了:“你也真是个实在人,你以为他那么大一个司令整天闲着没事,老是惦着你这个题目呢?他那样说,不过是表示一下对创作的关心,再则,也显示一下他在这方面不是外行罢了,这种事兄弟见得多了。你放心好了,他在军事上是天オ,在文学上就比你差远了!”
于是我有些脸红,觉得自己过于自作多情了。是呀,一个舰队那么多兵,那么多舰艇,每天有多少事他都忙不过来,哪里还会有空惦记着我这本书的题目?退一万步,即使他果真还记得,不改也没什么了不得,他不也是说仅供参考吗?
就这样,稿子进了印刷厂。
大概是半个月之后,编辑突然来电话,说小说的标题变了,“沉”字改成了“潜”字。我吃了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司令亲自给出版社的头头打了一个电话,就是为题目上的那个“沉”字。他依旧是提出了那个参考意见。可是社里却不敢不认真地“参考”,马上通知改变书名。
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老头子会在这件事上较上劲,何苦呢?这么大的首长,这样干未免有些太那个了吧?终于我明白了:他开了口,我却不尊重他的意见,事情虽小,却确实有个面子问题。只是他这样做未免……
我也是有个性的人,自此再也没去找过他。书出来了以后,也没给他送。当然,出版社自然会给他寄的。看着这封面上的那几个字,我心里总像塞了什么似的。
    半年后,一位潜艇艇长到北京出差,顺便来看看我。他说那本书他们都看了,反映不错。还说,他们的老首长——舰队司令都说这个作家怎么不见了,连书也不送一本来。
“首长惦着你,你有机会到舰队去看看他。”他说。
他这么一讲,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激动就把改题目的事讲了出来。
“当然是用‘潜’了。你知道不知道,自从一次潜艇触礁下沉后,潜艇兵都不再说‘沉’字,就像舰艇兵吃鱼时不说‘翻过来’,航空兵不说‘一路顺风’一样。”艇长说。
    我一愣,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幸好没用那个“沉”字!
“他怎么不跟我讲明呢?”
“你也不想想,这些忌讳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那么大的首长,怎么能说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他钟情的是钻了二十多年的潜艇”一句,看似不经意的交代,实则为下文埋下伏笔。
B.小说设置的两个次要人物——出版社编辑和潜艇艇长,都起着推动情节和反衬主要人物的作用。
C.当我把自己的意见告诉编辑后,编辑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而认为不用改,语言符合人物身份。
D.小说采用误会法设置情节,我对舰队司令的误会使小说情节产生波澜,充满戏剧性,引人入胜。
8.本文塑造了舰队司令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觉得这篇小说标题应改用“沉浮”,你认为是用“潜浮”好还是用“沉浮”好?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做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赏析人物形象,要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一个较开放的题目,只要答出观点并结合内容答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解答】(1)B. 俩个次要人物都起着推动情节,但没有起反衬主要人物的作用。
故选:C。
(2)通过阅读小说可知,舰队司令对小说的题目非常在意,先是暗示“我”把“沉”改为“潜”,在“我”拒绝后直接给出版社打电话,最后改了小说的题目,从中可见其执着较真;而“我”在听了潜艇艇长给“我”讲了为什么一定要改题目的原因,“当然是用‘潜’了。你知道不知道,自从一次潜艇触礁下沉后,潜艇兵都不再说‘沉’字,就像舰艇兵吃鱼时不说‘翻过来’,航空兵不说‘一路顺风’一样”,“我”才明白为什么舰队司令非要改小说题目不可,从中可见其体察官兵心声,令人尊敬。
(3)此题可认为用“潜浮”好,也可认为用“沉浮”好,只要结合内容答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若答认为用“沉浮”好,则可分析:作者通过“我”已经表达了对“沉”与“潜”二字优劣的比较,“‘潜’不符合一般读者的语言习惯,拗口。用‘沉’字感觉上比较凝重,不仅表现了潜艇的运行状态,也喻示了新中国潜艇事业的坎坷历程。换了‘潜’,是可以很快让人明白写的是潜艇生活,但这恰恰是小说题目的大忌,没有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自然失去了应有的诱惑力,而且文学味和作品气势也要受到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从文学性出发,“沉”字要更好一些,舰队司令要改字,主要是从潜艇官兵的心声考虑,并不是“潜”比“沉”更适合作小说的题目。故使用“沉”字更好。
  如答认为用“潜浮”好,则要抓住小说结尾处的内容分析,“你知道不知道,自从一次潜艇触礁下沉后,潜艇兵都不再说‘沉’字,就像舰艇兵吃鱼时不说‘翻过来’,航空兵不说‘一路顺风’一样。”从一位潜艇艇长的口中得知了舰艇司令改字的原因,“我”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潜艇兵,不了解军人在特定环境、特殊条件下的复杂的内心世界。用此题目则可揭示文章主旨,让读者更能体会军人的无私奉献、忠诚祖国与勇于牺牲的精神。

答案:
(1)B
(2)①司令执着较真。舰队司令执意把“沉”改为“潜”,表现他比较较真。②体察官兵心声,令人尊敬。当潜艇艇长给我讲明白为什么要把“沉”改为“潜”之后,我们体会到舰队司令对官兵心声的体察,对他肃然起敬。
(3)示例一:使用“沉浮”好。从文中可知,用“沉”字感觉上比较凝重,不仅表现了潜艇的运行状态,也喻示了新中国潜艇事业的坎坷历程。换了“潜”,是可以很快让人明白写的是潜艇生活,没有了是念和想象的空间,文学味和作品气势也要受到影响。
  示侧二:用“潜浮”好。更能突出小说的主题,让读者明了小说是以海军舰艇为背景,以海军将士与普通士兵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的作品。更能让人体会一种无私奉献、忠诚祖国与勇于牺牲的精神。
【点评】分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分析标题修辞。也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看内容主旨。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感情,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