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针对当时民间“长幼之叙乱”,要求地方官“推贤而长者”,教化当地百姓应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

4.(3分)北魏孝文帝,针对当时民间“长幼之叙乱”,要求地方官“推贤而长者”,教化当地百姓应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并将此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这表明当时北魏(  )
A.以礼制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B.德才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C.注重官僚队伍的道德建设
D.地方教育主要传授儒学
5.(3分)元代文学家辛文房编撰的评传﹣﹣《唐才子传》中共收录诗人278人,其中,中进士者171人,落第31人,共计202人,占七成有余。这可以说明唐代(  )
A.文人趋炎附势之风盛行 B.科举推动了文学发展
C.科举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D.官员队伍以诗人为主
6.(3分)宋代山水画的画家,都先要对每一类山,每一种岩石的质地,特征进行认真地观察和研究,然后通过忠实地摹拟自然。来呈现天地万物之间的“理”。这反映了当时(  )
A.科技进步改进绘画手段 B.文化交流丰富绘画内容
C.理学发展影响绘画观念 D.专制强化限制绘画主题
4.【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析材料“要求地方官‘推贤而长者’,教化当地百姓应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并将此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依据材料“要求地方官‘推贤而长者’,教化当地百姓应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并将此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孝文帝以儒家礼制为内容,对地方进行教化管理,即以礼制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故A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
材料不仅仅涉及地方官员,还涉及百姓,故C项错误;
仅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地方教育主要传授儒学,故D项错误。
故选:A。
5.【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诗人278人……中进士者171人”。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代诗人中有科举功名的比例之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科举制有利于文学的发展,故B正确;
A项与材料内容主旨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均排除。
故选:B。
6.【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呈现天地万物之间的‘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在宋朝发展成为理学,山水画“呈现天地万物之间的‘理’”表明理学发展影响绘画观念,故C正确;
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宋代史学不符,均排除。
故选:C。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