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1889年8月10日,《柏林人民报》发表评论,“代表大会是有阶级觉悟并为自身解放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力量的检阅”。它所评论的“代表大会”是(  )
A.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B.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C. 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大会
D. 伦敦通讯会成立大会
2.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都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
C. 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D. 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3.《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史学界认为:第一国际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在于(  )
A. 第一国际成立前,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B. 第一国际成立时,马克思被选入中央委员会
C. 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亲自组织工人斗争,并为工人阶级制定斗争策略
5.在一次会议上,民革代表何香凝表示:“我脱离国民党到现在已经22年了,我从来没有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过,22年来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今天已经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民主的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她发表这番谈话的会议应是(  )
A.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B. 中共“七大”
C. 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D.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一首《沁园春·雪》赠给柳亚子。毛泽东此行的重要成果是(  )
A. 签署了《双十协定》
B.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 通过了《共同纲领》
D. 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7.影片《建国大业》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右图中的镜头,当时毛泽东与蒋介石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 合作抗日
B. 军队国家化
C. 和平建国
D. 政治民主化
8.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转运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
A. 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胜利
B. 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 工作重心已转移到了城市
D. 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9.蒋介石集团在国民党“六大”上装扮出“还政于民”的姿态,污蔑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下列议题不符合国民党“六大”的是(  )
A. 坚持一党专政    
B. 拒绝建立联合政府
C. 加紧反共、准备内战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10.在重庆政协会议上,有人提出:“全国任何党派的军队都要整编,不是只要一个党交出军队,也不应把其他军队都看成就是国家的军队。”从其观点上看,该人应属于(  )
A. 共产党的代表
B. 国民党的代表
C. 民主党派的代表
D. 美国列席会议的代表
11.1945年10月《双十协定》的签订和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表明(  )
A. 共产党揭穿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B. 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C. 民主和平力量取得限制内战的政治主动权
D. 粉碎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12.下边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解读这两大场景,不正确的(  )
 
A. 国民政府假和平,真内战
B. 国共双方都没有和谈的诚意
C. 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的历史
D. 当时内战还未全面爆发
13.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说明巴黎公社(  )
A. 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
B. 是人类首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彻底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
D. 在改造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14.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的新请愿书中,与1839年提交的请愿书相比,新增加了(  )
①限制工时 ②提高工资
③改善劳动条件 ④要求普选权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
B. 1837年《人民宪章》的提出
C. 1839年请愿书的提出
D. 1840年“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16.宪章运动发展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 《人民宪章》的提出
B. 1842年新请愿书的提出
C. 《大宪章》的提出
D.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的提出
17.第一国际得以建立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B. 英、法、德工人走向联合
C. 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D. 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18.下列关于英国宪章运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 ②持续时间长 ③影响大 ④斗争曲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促使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原因是(  )
①1832年改革未使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得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③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的抗争 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巴黎公社民主制度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  )
①实行人民普选制 ②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 ③取消高级官员的高薪制 ④保障人民对公社职员的监督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 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
22.阅读下列材料:
为人民歌唱——为工人歌唱;他们在长期囚禁中呻吟;/放债者对人民怒目——国王和贵族,还有骄横贪婪的教士们。/……/他们满以为——我们会垂着手挨饿,看他们狼吞虎咽?/他们会明白——转错了念头,原来这里还有男子汉!/我们不好争——我们爱生活,但是只爱自由的生活;/我们决不给恶棍当奴才,不管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请完成:
(1)上述材料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之间广为流传的《人民之歌》,这首歌反映了工人怎样的要求?
(2)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当时工人为争取民主权利采取了什么举动?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1843年英国《全国请愿书》
材料二 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了解到了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德、意、法几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政党的步骤。——《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材料三 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第一条 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第二条 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官吏或职工,将被立即开除。——1871年3月29日公社法令
材料四 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的示威游行,这样,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五月一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第二国际成立大会的决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欧洲无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公社什么性质?
(4)依据材料四概括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通过的决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国际的斗争手段表现出什么新的特点?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三十年一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执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部各宣传机关……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令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的密令
材料二 重庆对于中国共产党势力的不断增长确实感到担忧……蒋介石集团现在应有所选择……如果重庆不能镇压共产党,那么日本不得不考虑共产党势力增加的后果。——日本东京《国民新闻》报社社论
(1940年12月10日)
材料三 现在,我们对国民党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这(皖南事变)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
——美国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谈话(1940年1月底)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指出国民党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有何共识?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美国否定皖南事变的原因。这是否表明它放弃了一贯对待共产党的基本立场?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杭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免中央委负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毛先生于8月28日应邀来渝,进见蒋主席,曾作多次会谈,同时双方各派出代表,政府方面为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先生,中共方面为周恩来、王若飞两先生。在友好和谐的空气中。进行商谈,获得左列之结果,并将在互信互让之基础上,继续商谈,求得圆满之解决。
——《国民玫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
材料二:关于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举行和平谈判事宜,中共中央本日决定:
(1)谈利开始时间:四月一日。
(2)谈利地点:北平。
(3)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与南京方面的代表团进行谈利,按照一月十四日毛泽东对时局的声明及其所提八项条件为双方谈判的基础。
(4)将上述各项广播即日通知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按上述时间地点,派遗其代表团,携带为八项条件所需的必要材料,以利举行谈判.
——《中共中央宣布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和谈决定》1949年3月26日
请回答:
(1)这两次谈判是在什么情况下举行的?谈判结果怎样?
(2)国民党要求谈判,又拒不履行协议,为什么?

答案解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