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2.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
D.面向国旗敬礼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2.【分析】(1)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正确。A正确;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B正确;
C、海豚顶球表演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正确;
D、面向国旗敬礼时,属于屈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

13.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和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
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
13.【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解答】解:A、抗原是“非己”物质,抗体是人体合成的蛋白质,正确;
B、当抗原消失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正确;
C、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而不是由吞噬细胞产生的,不正确;
D、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即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抗原,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体、抗原的概念和特点。

14.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4.【分析】(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
(3)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据此解答。

【解答】解:A、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错误;
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B错误。
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
D、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用一个简单、抽象的示意图,考察了与循环系统相关的多个知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知识“面”的考察,是值得注意的,需要灵活解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