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一》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 黄宗羲 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常之无锡人。


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常州府无锡县人。父亲叫顾学,有四个儿子,先生排行在 第三,他最小的弟弟叫顾季成。他跟从张原洛读书,研习《孟子》到“修养心性莫过于清 心寡欲”,先生说:“清心寡欲莫过于修养心性。”张原洛说:“科举考试不足以成就你的学 问,为什么不去向薛方山先生请教道理呢? ”先生参加乡试获得举人第一名,庚辰科会试 又中了进士。当时张居正执掌国家大权,先生和魏允中、刘廷兰上书内阁大臣申时行,谈 论时政的得失,毫不隐晦躲避。张居正对申时行说:“听说有三个解元的小集团,您知道吗?” 张居正患病,百官都为他设立道场举行祈福消灾的法事,同僚替先生也在祈福的名单上签 了字,先生听说这件事,骑上马奔去删掉了自己的名字。先生上奏章,区别哪些是君子哪 些是小人,抨击之处涉及到了执政大臣,被贬为桂阳府判官。柳宗元、苏轼都曾被贬谪到 桂阳,先生认为这里是先贤曾经任职教化过的地方,就在自己的居所上题写匾额叫做“愧 轩”。王锡爵想要任用罗万化担任吏部的首长,先生不予认同;适逢推选内阁成员,王锡爵 又想任用罗万化,先生再次不予认可,于是就削夺了先生的任官资质。
戊戌年间,第一次在二泉聚会吴中地区志同道合的人。东林书院建成,大举聚会四方 读书人,全部依照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规章》行事。其他地方听到消息起来响应的, 有经正堂、志矩堂、明道书院、文学书院,都盼望先生能够莅临担任他们的首领。先生讨 论学问,以现实世道为根本,曾经说那些做到了在京高官的,心思却不在君王朝廷身上; 做到了地方高官的,心思却不在百姓身上;至于那些身处山野间,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 起热衷研讨“性命”之学,切磋琢磨所谓道德节义,可是他们的心思始终不在于改变现实 世道上,那么即便他有其他的优点,也是君子所鄙视的。所以集会时也常常评价人物,批 评国家政事,也是希望主管政事的人能够把这些当作良药。天下的君子都把品评政治人物 的标准归结于东林人士,等到先生去世,东林已经独独成为当代最大的忌讳。小人写《东 林点将录》,凡是海内的正人君子,不论和东林人士有没有关系,全被指认为东林党人。
先生对于王阳明“无善无恶”这句话,辩驳诘难不遗余力,认为这句话败坏了天下的 教化法则。钱启新说过:“(王阳明)无善无恶的说法,近来被顾叔时、顾季时清清楚楚地 不断批判否定,所以不至于蔓延成为祸害。”当时非议王阳明的人,也认为这是学术上的一 大关键之处,可他们哪里明白这些其实和王阳明一点儿也没有关系,他所说的无善无恶, 是指没有善念恶念罢了,不是说人的本性没有善恶之分,现在大家都错误理解了王阳明的 论断,可叹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