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水 阎连科 有人---我母亲是这样感受香港的。 母亲生活在河南农村,哪里常年干旱少雨


1. D    
2. 赏析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考查的主要方向是景物描写的手法与角度,以及这种手法和角度所达到的效果。
①视听结合。视觉上写海面上的月光像洒在麦场上的银子,听觉上写波浪声和树林的摇曳声,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夜晚香港的宁静与美丽。
②比喻的修辞手法。月光像银子,海面像麦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海的平静与美丽。
③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杂树林与海水喃喃地说着唱着,有时像吵架,有时像欢呼,生动形象的写出夜晚岸边的安静。    
3. 示例一:可以删去。理由:①文章题目为《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水》,这是母亲第一次见到大海时的感慨。这种感慨融于文章之中,旅游完毕,感受结束,至此结尾,更能体现文章结构的严谨,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还能使文章结尾简洁。②文章主要是写母亲游览香港时的认知,而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受,与文章的主体内容无关,也与文章所写母亲的认知变化不符合,故可以删去。
示例二:不能删去。理由:①从结构上来看,本段承接了母亲和姐姐们回去之后的情节,前后一脉相承,紧密相连。②从主题上来看,这虽然是作者的感受,但正是这种感受拓展了文意,升华了主题,通过作者的议论,赞美了母亲的智慧。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D项,“他虽有微词,但不敢反驳”分析不正确。文中在写了母亲说“香港这儿夏天人睡在露天的外边也不脏”之后并没有体现作者态度的内容,因此“有微词”在文中没有体现,“不敢反驳”分析也不恰当。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是景物描写的手法与角度,以及这种手法和角度所达到的效果。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明确写景的手法,包括写景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题画线句子中,从写景的角度来看,先写了看到月光、海浪、杂树林,这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然后写了风吹树林发出的声音,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的。从修辞手法来看,“像银子撒在麦场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使所描绘月光海面生动形象;“喃喃地说着和唱着”吵架”“欢呼”则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达到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探究能力。题干要求探究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删,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先明确观点,然后从段落的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能否突出主题等情况入手来分析。本题可答“可删”,也可答“不可删”,如答可删,就要答出文章内容已经完整,主题已经表达清楚明了,此段画蛇添足,与主题无关,且影响结构完整;如答“不可删”,就要答出此段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上不可分割,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结构上与上文衔接紧密等。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阐明理由,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点睛】第2小题考查鉴赏散文的写景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具体内容阐释这种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认为,写景手法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②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虚实结合、白描等;③描写角度: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