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7 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个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名字叫“嫦娥”

【材料一】
2007 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个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名字叫“嫦娥”,取自我国上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探月的探测器用嫦娥之名正式取其奔月神话的意    境。更有意思的是,月宫中有一只与嫦娥相伴的玉兔,“玉免”被用来命名嫦娥号的月球巡    视器,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
“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搜索目标就是火星。2020 年 7 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今年 5 月 15 日成功登陆火星。随后它所携带的执行任务的火星车开始工作。此前,这台火星任务车通过网络投票,正式被命名为“祝融号”
【材料二】
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    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材料三】
玉兔探月日记大家下午好!我是玉兔号,现在我在月球上向大家问好!我现在终于可以    摆脱飞行中的各种锁定机构,让大家看看我的“芳容”啦!我身高 1 米 1,身长 1 米 5,身宽 1 米,体重 140 公斤,比普通的兔子大多了吧!什么?有点胖?你们不许嫌我胖,硏制我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我比苏联美囯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    独特的功能。没办法,人家稍微有点重嘛。还有啊,我的腿是六个金属轮子,能够前进、后    退、行进间转向,具备 20 度爬坡和 20 厘米高度的越障能力。
在地球上,人们常用成语“动若脱兔”形容动作敏捷。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月球上我    每小时顶多走 200 米。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

1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嫦娥号到体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
B.玉兔号有六个金属轮子,比美国苏联的月球探测器体积小。   C 玉兔能快速移动
D 命名拉近了航天与人民的距离
答案】C
【考点】选择题
【解析】非连阅读选择题重点考察学生筛选、比对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做题时,要重点关注选项中对象、范围、数字、限定词、作者态度等,锁定材料对比原文,观察有无偷换对象、强设因果、不合实际、时间错误、绝对化等情况。本题从材料三“暂不追求速度”不难看出:

C 选项错误
 

12.根据材料二,请想象一下记着是怎么问的?

答案】请问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这个名字有什么寓    意呢?
【考点】概括内容题
【解析】属于创新形式的概括题,表面上是想象作者的问题,实际上还是考核学生对材料二    的内容把握,可以先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再倒推作者的问题。通过阅读材料二可以得出    其主要内容为:“天问一号”火星车名为“祝融”的深层含义。此外,在答题时,答案要符    合要求使用疑问句。
 

1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分析玉兔语言的特点

答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玉兔拟人化,且将玉兔的重量和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    器的重量相对比,生动地写出了“玉兔”体型苗条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考点】说明文语言特色题
【解析】考核非连阅读语言特点之一的生动性,生动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人称的运用、拟人等    手法的运用、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当然要注意,除了答出语言特点,还得分析其作用。
 

14.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国航天器命名的特点

【笞案】①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②寄    托了中国人民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字宙的无尽憧憬。③体现了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的科学探索精神
【考点】信息提炼题
【解析】审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对象、考点、范围及要求回文定位,通过直接引用原文或者分析概括得出答案,综合上述材料不难得出命名的特点:1 与传统文化挂钩(材料一);2.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限憧憬(材料二);3.大国航天胸怀和追求真丽的科学精神(材料二、材料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