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

6.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
A.盛行黑奴贸易  B.广泛传播基督教
C.殖民扩张掠夺  D.出现新型交通工具
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国内生产不足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C项正确。
7.《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就定居在新领土的人口来说,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就是从非洲向美洲运送黑奴。自中世纪以来,这种奴隶制就从未完全消失。自17世纪末以来,很多国家还为此颁发特许权。这说明(  )
A.自由贸易遭到了逆转B.殖民扩张引发了劳动力问题
C.非洲经济出现了转型D.奴隶制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
答案:B。在17世纪的时候,欧洲正盛行重商主义,故A项错误;欧洲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杀戮美洲的印第安人,从而导致美洲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才会出现黑奴贸易,故B项正确;黑奴贸易是从非洲掠取黑奴,与非洲的经济转型无关,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19世纪被取消,这说明奴隶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故D项错误。
8.下表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答案: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C项正确。
9.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  )
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B.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D.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答案:A。由材料内容可知,欧洲人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使资产阶级依靠全球商业网获取更多财富,从而加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故选A项。
10.(2019·荆州质检)“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
A.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        B.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C.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      D.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
答案:B。据材料中的“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没有实现从商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模式转变,B项正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