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928 年,科学家格里菲思为了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体内转化实验,如图甲所示。

13.为了探讨某种植物的一些生理特性,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如图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其光合速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 a~b 段可以看出,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类胡萝卜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_________。
(2)图中 c~d 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i 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H]的场所有_____。
(3)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 CO2 释放速率为 0.8 μmol/(m2·s),则 g 点时该植物 O2 产生速率为_____μmol/(m2·s)。
(4)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 DNA、RNA 和蛋白质含量比例为 1:3.1:11,该研究者用生长素处理该植物细胞后,细胞内这些物质的含量比例变为 1:3.1:21.7。据此分析, 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和温度    (2). 蓝紫光    (3). 先减少后增加    (4).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5). 1.8    (6). 促进转录和翻译
解析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增加,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减少。
【详解】(1)根据题图可知,阴天条件下光照较弱,温度较低,ab段限制光合速率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强度和温度;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类胡萝卜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蓝紫光;
(2)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表示有机物积累增加,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表示有机物积累减少,分析题图可知,cd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i点时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能生成[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晴天遮光条件下CO2 释放速率即为呼吸速率,故g点时O2 产生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0.8 μmol/(m2·s)+1 μmol/(m2·s)=1.8 μmol/(m2·s);
(4)分析题意可知,生长素处理植物细胞之后,RNA和蛋白质的含量及比例增加,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转录和翻译的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因素,以及考查学生分析图像解答问题的能力。在分析问题时,还需要学生有全面的答题意识,[H]不仅在光合作用时产生,在呼吸作用的前两个阶段中也有产生。

14.1928 年,科学家格里菲思为了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体内转化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实验 4 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_____型细菌。
(2)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肺炎双球菌有无荚膜,在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也能区分菌体类型,据图甲可知,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区分 R 型和 S 型细菌?______。
(3)肺炎双球菌中的感受态 R 型细菌与 S 型细菌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图乙所示,图乙表示先将 S 型细菌加热杀死,S 型细菌的 DNA 双链片段与 A 细胞膜表面的相关蛋白结合,双链中的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_____型细菌细胞内;C 细胞经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 S 型细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S 型细菌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_________________(结构)有关。
(4)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素,可以通过抑制肺炎双球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 作用,无青霉素抗性的细菌与青霉素接触,易死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5)很多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了更好的抵御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 H 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肺炎双球菌

1

100 u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 u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 ug /mL青霉素+100 u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 2 组和第 3 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细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 2 μ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 H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    (1). R型和S型菌    (2). 使用注射法,观察注射细菌后小鼠的生活状况区分细菌种类    (3). R    (4). 荚膜    (5). 使细菌丧失细胞壁的支持保护而导致过度吸水膨胀破裂,从而使细胞死亡    (6). C
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其中活体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使少量的R型菌转化为S型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该种转化因子为DNA。
【详解】(1)实验4中,加热后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会产生新的具有致病性的S型菌,故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R型菌和S型菌;
(2)根据图甲可知,可以使用注射法,通过观察注射细菌后的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区分S型和R型菌;
(3)分析题图可知,S 型细菌的 DNA 双链片段与 A 细胞膜表面的相关蛋白结合,双链中的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S型菌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荚膜有关;
(4)青霉素杀菌的作用原理是使细菌丧失细胞壁的支持保护而导致过度吸水膨胀破裂,从而使细胞死亡;
(5)A、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A错误;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需要使用青霉素和蛋白质H的组合才可以杀死细菌,B错误;
C、实验还需要设计用2 μ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C正确;
D、单独使用蛋白质H不具有杀菌作用,需要与青霉素组合使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同时考查学生对题图的理解与应用,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合对题图的理解,对问题进行解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