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大象幼年时被驯象人用铁链绑在柱子上,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象逐渐把顺从当作习惯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大象幼年时被驯象人用铁链绑在柱子上,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象逐渐把顺从当作习惯,虽然长大后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束缚,但它早已失去了拥抱自然的意愿。
材料二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写一故事:苏轼看到王安石一首咏菊诗,中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句。苏轼以为菊花最能耐寒、耐久,哪有被吹落得满地皆是?于是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看到黄州的菊花,重阳过后,纷纷落瓣,满地铺金,才知自己错了。
材料三 安徽小岗村村民迈开“分田到户”的第一步,深圳蛇口工业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第一块前沿阵地,河北雄安新区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说,拴住大象的并不是铁链,而是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材料二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性,我们不能凭自己主观的、已有的知识去习惯性地妄加评判。材料三告诉我们之所以这三个地方成为改革的前沿、典型,就在于他们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打破了原有的模式。由此可知,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关于惯性思维的问题。写作时,围绕“打破惯性思维”“敢为人先”“创新”等进行立意即可。
参考立意:①惯性思维:打破格式化,莫被套路化;以辩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勿陷“惯性思维”泥潭;不要以片面、静止的视角看问题等。②习惯:习惯可助力成长,也可画地成牢等。③“已知”与“未知”: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可能是已知的东西;“惯例”不都是玉律,“经验”未必为圭臬等。④创新:不为传统所拘、不为经验所缚,敢为人先;从实际出发,换羽振翅,破茧成长等。(如有其他立意,言之成理亦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