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祚禄的长篇小说《青弋江儿女》讲述了长江下游青弋江两岸陶柳两家三代人从抗战迄今几十年的生活图景与风云变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许祚禄的长篇小说《青弋江儿女》讲述了长江下游青弋江两岸陶柳两家三代人从抗战迄今几十年的生活图景与风云变幻。小说采用家族叙事,在日常生活的描绘中表现八十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不同于一般知识分子写作的乡土题材小说,它没有单纯地描绘农民的艰辛与困苦,也没有把乡村描绘成一幅单纯的田园牧歌图,而是由乡村知识分子谱曲填词,由农民演唱,反映农民几十年生存奋斗历史的长篇赞歌,是一幅由乡村知识分子观察思考并绘制的农村历史画卷,带有江南水乡特有的荷花馨香与泥土气息。
在《青弋江儿女》中,作者以陶柳两家三代人为描写对象,描绘了青弋江两岸的农民及农民出身的英雄群像。他们出身低微,祖祖辈辈在江南水乡生存繁衍。作者给他们取的名字也带有浓厚的水乡气息,男人不是“水”,就是“生”;女人不是“梅”,就是“红”。命名虽相似,但面貌各异,性格鲜明。男人既沉稳有力又乘风破浪;女人外表清新可人,内在泼辣爽直。这些人在青弋江两岸肥沃的圩田里种植稻米、莲藕,摸鱼捉虾,在长江、青弋江中乘风破浪,运黄沙跑运输。他们养育的儿女不是参军,为国捐躯,就是上大学学科技,支援祖国建设。“他们就是靠着勤劳的双手,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刮地皮养活了我们的国家,支撑起了我们国家的建设。”
   在三代人物中,第二代人是描写的重点,金梅则倾注了作者最多的笔墨。金梅自幼失去母亲,十五岁时被父亲卖给地主婆陶寡妇作童养媳,但她没有怨天尤人。她深明大义,有爱国情怀。抗战时期主动借给游击队一船稻谷,在建国初期主动支持丈夫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她爱憎分明,直爽泼辣。面对陶根子这样混进革命队伍的流氓小偷,她直指他们的小人之心,并坚决反抗。但当陶根子为救济灾民偷粮食时,她又宽容大度,原谅他曾经的错误。金梅是青弋江边成长起来的一位农村女性,又是长江流域一位大写的“母亲”,不论是为女、为妻还是为母,都具有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尽管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缺乏必要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有些地方性格的发展缺乏必要的过渡,但她仍是该作塑造得最成功的农村妇女形象,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底层劳动妇女形象。
    许祚禄以乡村知识分子视角,描绘陶柳两家八十年的家族故事,表现农民朴素中的伟大,谱写了一曲农民赞歌。当然,在艺术上,《青弋江儿女》也如它的内容一样,质朴无华,没有新颖的叙事手法与结构艺术;描写人物的手法相对单一;一些情节的转折缺乏必要的交代。但人物语言是一个亮点,尤其是金梅与国红,个性化的语言将人物的性格展示得栩栩如生。而且,作品语言鲜明的地域特色,带有江南水乡特点的景物描写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审美性。
(摘编自朱菊香《乡村知识分子视域中的农民赞歌》)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青弋江儿女》以陶柳两家三代人八十年的家族故事为描写对象,第二代是描写的重点。
B.《青弋江儿女》是乡村知识分子观察思考并绘制的农村历史画卷,优于一般的乡土小说。
C.许祚禄笔下的青弋江儿女出身低微勤劳朴实,踏实肯干奉献自我,体现了朴素中的伟大。
D.许祚禄塑造人物手法相对单一,缺乏必要的心理描写,部分情节转折也缺乏必要的交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B项,“优于一般的乡土小说”错,原文第一段只是介绍了《青弋江儿女》与一般知识分子写作的乡土题材小说的不同,不能简单得出孰优孰劣。故选B项。
答案:B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特点,并比较了它与一般知识分子的乡土题材小说的区别。
B.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作品所叙写的人物群像,第三段则集中介绍了作品中的最主要的人物。
C.文章例举金梅主动借游击队一船稻谷,支持丈夫奔赴朝鲜战场,意在论证她怀有爱国大义。
D.文章首尾呼应,都认可了许祚禄所创作的农民赞歌的作品价值,同时也都指出其不足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同时也都指出其不足之处”错,文章开头并没有提及作品的不足之处。故选D项。
答案:D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青弋江儿女》视野开阔、时间跨度长、人物性格鲜明、地域风情浓厚,具有史诗风格。
B.许祚禄以“水”“生”“梅”“红”等字命名作品中的人物,是为了营造浓厚的水乡气息。
C.金梅是作品的主人公,是塑造最为成功的一位,也是中国底层劳动妇女形象的真实写照。
D.《青弋江儿女》的语言质朴无华,带有鲜明的地域与民间特色,是作品最大的艺术亮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强加因果,由原文第二段可知,作者给他们取名“带有浓厚的水乡气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为了营造浓厚的水乡气息”。C项,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应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底层劳动妇女形象”,而不是“中国底层劳动妇女形象的真实写照”。D项,过于绝对,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人物语言确实是一个亮点,但不一定是“作品最大的艺术亮点”。故选A项。
答案:A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