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修起居注,指宋时掌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即位,治永昭山陵,悉用乾兴制度。獬言:“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先帝节俭爱民,此天下所共知也。而山陵制度,乃欲效乾兴最盛之时,独不伤俭德乎?愿伤有司,损其名数。” 不报。又上疏言:“陛下初临御,恭默不言,所与共政者七八大臣而已,焉能尽天下之聪明哉?愿申诏中外,许令尽言,虚心求之,必能有益治道。”帝嘉纳之。时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治平中,大水求言,獬上疏日:“陛下侧身思咎, 念有以消复之,不知求忠言者,将欲用之邪,抑但举故事邪?观前世之君,因变异以求谏者甚众,及考其实,则能用其言而载于行事者,盖亦鲜矣。今诏发天下忠义之士,必有极其所韫,以荐诸朝,一日万机,势未能尽览。如是则与前世之为空言者等尔。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天下之进言也甚难,而上之受言也常忽。愿陛下采群臣之章疏,容而听之,以出夫前世之为空言者,无令徒挂墙壁为虚文而已。”还, 判三班院。神宗初,召獬夕对内东门,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民喻兴与妻谋杀一妇人,獬不肯用按问新法, 为王安石所恶,出为传读学士、知杭州。未几,徒青州。方期青苗钱,獬言:“但见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网。”引疾祈闲,提举鸿庆宫,卒,年五十一。家贫子弱,其枢藁殡僧屋十余年,滕甫为安州,乃克葬。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B.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C.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D.谓宜选官置属/掌所上章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可则行之/否则罢之/有疑焉/则广询而决之/群臣得而众事举/此应天之实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修起居注,指宋时掌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
B.山陵,原指山岳,后喻指帝王,旧时也可指帝王的坟墓。文中意指英宗。
C.临御,指君临天下,治理国政;也指皇帝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D.青苗钱是宋代在青黄未接时发放的农业贷款,本名常平钱,民间称青苗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獬才华横溢,年轻有为。他年幼时就以才学闻名,诗文秀拔,虚浮之人不敢侵扰他,后以第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入朝做官。
B. 郑獬直言进谏,恪尽职守。英宗即位后,郑獬谏言应降低修治永昭山陵的等级;后又上书建议英宗招纳天下贤士,广开言路。
C.郑獬积极进言,谈吐有据。治平年间发生重大水灾,郑獬进言英宗应吸取前世经验,宽容听取群臣建议,让好的建议能切实施行。
D.郑獬怜恤百姓,家境贫苦。他调任青州后因不忍看到青苗钱危害百姓,请求病休;去世后因家贫子弱,棺材放置了十多年未下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
(2)时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
10,(3.分)A:[解析]“与两府近臣从容讲贯” 内容、结构完整,不可断开,排除B、D;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群臣”是“得”的主语,不可断开,排除C。
11.(3分)B[解析]文中意指先帝陵寝。
12.(3分)A[解析] “流辈莫敢望”意为同辈都赶不上他。
13.(10分)翻译:(1)目前国库空虚,不久前犒赏军队,已经出现强行征税的情况,连富贵人家都在悲叹怨恨,怨言遍布京城。(“见”“嗟怨”“流闻”各1分,句意通顺2分)(2)时常命令各地长官诚恳地推举一些被埋没了的优秀人才,一到京城就在秘阁考试,任命他们官职。(“敦”“遗”各1分,“至则试之秘阁”省略句1分,句意通顺2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