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译文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 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 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 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 。子贲 ,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B.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C.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D.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遗、表、密、手、口等,属于命令文体。
B.古代举行仪式,授予官职称作“拜”如《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
C.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
D.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嗣君,意为继位的君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栾布因为贫困给人做佣工;后来因臧荼提拔,担任了都尉;经彭越进言,被释放并做了梁国大夫;吴、楚反叛时,因有功被封为俞侯,担任燕国丞相。
B.在皇帝将要烹杀自己时,栾布仍为国着想,痛陈皇帝“以苛小案诛灭之”将导致功臣人人自危,所以他认为彭越即使犯了错误,因为功大也不该杀之。
C.栾布在景帝五年时去世,他的儿子栾贲继承了爵位,担任太常一职,后来因为上贡用的猪牛羊肉不合乎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
D.彭越对栾布有救命和提挈之恩,因而彭越受难,栾布敢“祀而哭之”,并为此不吝惜自己的生命,这种“有德者厚报之”的壮举,深受作者的赞赏。
13.将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5分)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5分)
 
【答案】
10. C
11. C 
12. B  
13. (1)项王不能西进的原因,只是因为彭王据守梁地,和汉军联合而给楚军为难啊。
(2)您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  

【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这段话断句可先从容易的地方段:“彭越”“谋反”“三族”不能分开,再结合这句话前后词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C项“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错误。“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此有了“崩”、“薨”、“卒”、"不禄"、“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崩(bēng),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崩”本义是山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卒(zú),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史记·魏公子列传》:“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不禄( bù lù),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 "不禄,不终其禄。" 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死”的本义就是指人死,由人死引申为动物的死。《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再细分:《礼记·檀弓上》:“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少者曰死,老者曰终。" 殇(shāng),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为国战死者:国~。~魂。殒( yǔn),古代泛指死亡。缢( yì),古代称吊死或绞杀。殪( yì),古代称被射死,杀死。殂( cú),泛指死亡。圆寂,专指和尚的死。也叫“坐化”。登仙,专指道士之死。也称“羽化”。牺牲,指英雄壮士之死。也叫“捐躯”。语可断为“使于齐 /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中说栾布“为国家着想”,原文中没有依据。“他认为彭越即使犯了错误,因为功大也不该杀之”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彭王病不行”,“反形未现”等句子反映出栾布认为皇帝认定彭越谋反是没有依据的。A项是对原文第一段的概括,概括正确。C项是对原文倒数第二段的概括,概括正确。D项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概括正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