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 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
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个人与国运血脉相连,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只有治国有方,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1985年,任中学教师的李尚师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当时山西师院的“晋国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编写《晋国史》。而自幼就崇尚“报国修史”的李尚师,此时不禁热血沸腾,下决心步入“漫漫”修史路,为国家尽一介草民之力。
此后,李尚师一边教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史料。一有时间就跑图书馆、书店、小地摊。李尚师自己拟定了修史计划,雷打不动。晨鸡啼鸣,他书房里的灯就亮了;夜阑人静,他依然秉笔疾书。在他的书桌上,除了一个旧茶杯,一个暖水壶,剩下就是成堆的稿纸和资料。
给老父亲治病、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家中的柴米油盐,仅靠自己的工资已杯水车薪。老母亲埋怨他不该写书,亲戚朋友也纷纷前来劝说。但是,李尚师心里有个“报国梦”,他咬牙坚持着。1995年,他被山西师大聘为“晋国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不久芮城县教育局特批他专业从事史学研究。
李尚师寻觅散布各处的史书、逸书、石刻、铭文、古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社会、历史、文化、科技、民俗等无不搜集。为了解决晋国有争议的地名的问题,他曾不知多少次自费实地考察。
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曾住在翼城南梁农家,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翔山之下、浍河之滨,观其山如大鹏翱翔之状,察其遍地灰层,绳纹陶片遗存比比皆是,从而确定“翼”乃南梁故城。
研究晋国史,疑点、难点很多。比如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历史上就有七说,其中东汉班固、西晋郑玄等认为唐在今太原,后世在今太原晋源区建有晋祠,更使“太原晋阳说”不胫而走。
面对诸多大相径庭的观点,李尚师的大脑在梳理着一个个信息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诸多古籍文献,查找考古资料,实地观察地形,厘清各种说法的偏差,毅然选定“临汾盆地说”,并确定了唐地城覆盖范围。
他探索的此类疑难问题不在少数,在《晋国通史》中李尚师增列了诸多名人雅士的名字和事迹,加以评述,写出242人的传记,并将国君、执政卿、卿、大夫、名流学者、九流人物表和军制变化以及出土铸(刻)铭文字器物列出专表29个,填补了以往晋国史研究的空白。
挑战与创新的激情燃烧着李尚师的心,他不断审视权威史书:《春秋》只有1.8万字,由于只记事件结果,不记事件的经过和背景,过于简略,用语隐晦;《史记》以文学笔法写史,有许多地方“失实”。他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书籍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使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互为印证,厘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
“修史不拘泥于前人,要兼容并蓄进行创新。”李尚师如是说。这部于2014年出版的达150万字的巨著《晋国通史》,为国别通史,并且兼具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志书的特点,被史学界称为“新型史学专著”。它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被誉为“晋国的百科全书”。
李尚师将自撰的“格超梅以上,品行竹之间”“写历史成败得失,评人物功过是非”的楹联,分别挂在门口和书房。他说,修史者不能为权势所动,不能被浮躁和喧嚣左右。他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
这位“宿儒”,身居山村,耐住清贫与寂寞,历时三十余载,以心与魂熔铸长史。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长为评价李尚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下河东,无出其右。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有一部《汉书》,虽有些字我还不认识,可我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女三人炽烈的以史报国思想便刻在心里。
(选自李尚师《晋国通史·后记》,有删改)
②李尚师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够匹敌的。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
——北大教授、著名史学家李伯谦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的意思的一项是(   )
A.血与火、痛与苦的烧灼让饱经沧桑的李尚师体会到了个人境遇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因此他走上了“漫漫”修史路。
B.不论是趁着教书之余整理史料,还是专业从事史学研究,李尚师都满怀一腔热忱,义无反顾,哪怕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依然埋头于成堆的稿纸和资料之中。
C.修史过程中,李尚师重视文献史料,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形成了百万字的手写书稿,个中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D.在考证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时,李尚师推翻了历史上的七说,厘清各种说法的偏差,确定了唐国地域覆盖范围。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国通史》是在《春秋》《左传》《国语》等历史著作的基础之上编撰而成的一部国别通史,不仅被史学界称为“新型史学专著”,而且被誉为“晋国的百科全书”。
B.修史最忌浮躁,李尚师担心自己会被世俗名利左右,因此撰写“格超梅以上,品行竹之间”“写历史成败得失,评人物功过是非”的楹联以自勉。
C.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宫长为对李尚师的评价,从侧面突出传主李尚师在学术界的地位,其中包含评价者及作者对李尚师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D.文题揭示“报国修史”的中心,全文清晰地展示出李尚师在修史路上艰难跋涉的轨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将潜心修史的史学家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3)修史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取得成功呢?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并简要回答。

3.【答案】:(1)B
(2)B
(3) ①要有报国为民的一腔热忱。②重视并掌握翔实的文献史料,拥有丰厚的历史知识积累。③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④要有敏锐独到的鉴别眼光。⑤要有超越前人、大胆创新的勇气。⑥要有忍受寂寞和清贫的韧性,秉守恬淡无争的价值取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