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夏天的雨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有时一点预告也没有,豆粒般的雨点随着雷声就打了下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夏天的雨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有时一点预告也没有,豆粒般的雨点随着雷声就打了下来。可这时的雨也并不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经过几场夏雨的浇灌,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杂草争先恐后地疯长着,蝉与蛙叫得更响了,远处的蝉声,    ①    ,一起奏起了夏天的交响曲。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秋天来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忽然,在一个夜晚,有谁敲响了窗玻璃,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终于,人们在劳累了一个秋季后, ② !这沉静的秋雨与夏日的脾性完全不同,变得端庄而温柔,它绵绵密密,笼罩在田野上,飘洒在小路上,送来自然的馨香,抚平纷乱的心绪。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比喻、夸张 B. 排比、夸张、反复
C. 拟人、比喻、反复 D. 排比、拟人、对偶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忽然,在一个夜晚,秋雨打在了窗玻璃上,它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8. A    19. ①原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雨拟人化,更加形象生动;②原文的句式表达感情更充沛,尤其是感叹句的运用,表达了对秋雨到来的强烈的欣喜之情,更能感染人。    
20. ①近处的蛙声②迎来了沉静的秋雨。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杂草争先恐后地疯长着”中“争先恐后”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模拟人的情态突出杂草生长得快,生命力强;“豆粒般的雨点”中用豆粒儿比喻雨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雨下得大;“撕裂天空的闪电”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闪电的状态,衬托雨下得大;“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另外,文中并没有使用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排除BCD。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对比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和修改后的句子,寻找表达的不同点,然后分析二者在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分析出表达效果的不同。
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谁敲响了窗玻璃,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且为感叹句,不仅生动,抒情意味也更浓。修改后“它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虽然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但没有了拟人的修辞,没有了感叹,句子变得平实普通,由此即可分析出原句表达效果上的优势。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横线前的“蝉与蛙叫得更响了,远处的蝉声”可知,剧中有了“蝉声”,横线处应填“蛙声”;依据“远处的蝉声”的句式,此处应填“近处的蛙声”。
②处,横线句前后都围绕“雨”来谈,由横线后的“这沉静的秋雨”可知,此处应填“沉静的秋雨”,依据横线前“终于,人们在劳累了一个秋季后”和横线后“它绵绵密密,……送来自然的馨香,抚平纷乱的心绪”可知,雨给劳累的人们带来馨香与慰藉,表明劳累的人们渴望和欢迎秋雨,此处可填“迎来了沉静的秋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