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回忆小学生活① 格致 现在,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是4公里,由1.5公里乡村土路和2.5公里火车道组成。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回忆小学生活①
格致
现在,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是4公里,由1.5公里乡村土路和2.5公里火车道组成。6年前我的学校距家不足30米。它位于屯子的中心,使每个孩子上学的距离大致上相等。那是一所小学校,房子比民房大约一倍。一年级在东侧的房间里,二年级在西侧的房间里,中间的小房间是两位老师的办公室。
上下课是用电铃来呼喊的,不是一段铁轨挂在树上,然后由一个老头去敲。这说明我童年的生活环境已被现代文明所侵染,电线已同我的幼年生活扭结在一起。有电就有灯,有了灯,我们的教室就不会太昏暗。我基本上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开始读书识字的。
我认真观察过那个房檐下的电铃,在它静止的时候,在它大叫的时候。它接近一个乐器。一个手掌大的圆面,一个小铁锤。铁锤敲击它的侧面而不是正面。按下电钮,小锤就以肉眼无法追赶的速度开始原地踏步。每一步都踏响了,每一个响声还没来得及站起就被后面的声响扑倒了。它们一个连着一个,扭成一团,连成一片。其实,它的原理同树枝上挂一块铁,再用铁锤去敲是一样的,只是人力拉大了声音间的距离,给了每一个声音伸展和生长的空间。电铃的声音是那些独立、悠长的声音的有序码放,电使之方向一致,大小相等。金属的悠长的余音在这里是多余的,像懒洋洋的哈欠,它被修减掉了。电将散落的、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懒散又悠长的声音很好地组织了起来、管理了起来,电说,向右看齐,齐步——跑!
我在明亮的教室里,在切去尾音的规范的电铃声里开始了读书时代。我的同学有27名。2年级读完的时候,我们就从这所离家很近的学校毕业了。3年级要到距家750米的小学接着读。学校在两个自然屯子的中间,这两个自然屯是一个行政大队,相距1.5公里。学校把1.5公里从中间断开,形成两个750米的上学之路。两个屯子的孩子相向而行,各自走过750米,然后在一个操场里混淆。但据我们的目测和步测,学校距另一个屯子要近至少200米。学校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1500米的中心点不难找到,那么,这200米的误差是有意的。据我的分析,这与我的父亲有关。两个屯子合成一个行政大队,父亲是大队书记,也就是那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最高行政长官完全可以决定小学校的位置,也可以决定学校离自己的孩子是远还是近。最后,父亲使新建的学校离自己的孩子远了200米。原因有二:1、另一个屯子大,孩子多。2、大队委员会的其他成员都来自那个村子,他们对父亲有敌意,敌视的原因仅仅是父亲的姓氏。父亲小心谨慎,力争不给他们留出攻击自己的余地。于是,我向前多走的200米,就是父亲在权利上有意后退的距离。
走过这条暗藏着政治的上学之路,我开始了三年级。我的同学是25名。有两名男生没有升入三年级,没有走上这条比另一侧远200米的上学之路。他们是因为严重的智障,与远出的200米无关。一个叫海,生得眉目清秀,头发还是非洲人似的小卷。他经过了两年学习,掌握了1+2=3,但2+1=?他有时算对,有时算错,至于3-1=?,他就从来没算对过一次;另一名叫彦,他的问题在文字上。他上课坐得最直,眼睛睁得最大,写字用的力气最多,但他写的字,一眼看上去,基本上不是汉字,比汉字的笔画要少一些。因为笔画少导致他写的字没能围成方块。他的字比别人的笔画重,笔画黑,划入纸的纤维,像是石刻。他手里的笔画,都是些不老实的家伙,不用力把它们嵌进纸里,它们就会到处乱跑。他机智地抓住了一横,急忙按进纸里,又抓住了一撇,再按下去。他无暇考虑这些笔画的准确位置,只能像抓鱼一样,匆匆丢到竹篓里。他被这些横竖撇捺搞得很累,其状不比他父亲犁地轻松。我们不认识他写的字,我们包括老师认为那都是错字。
他们两个不上学了,不知是被迫还是自愿。那750米又200米的上学道路上的景色他们没有看到:路两旁新栽的杨树,比我的胳臂粗不了多少。它们被春风刮得东倒西歪。叶子打着紧紧的卷,等着风的力量把自己吹开。这些小树的生命从父亲组织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开始,它们稚嫩的根须从会议的决定移植到泥土里。父亲栽树,在毁林开荒的年代,在植树不算政绩的年代。
【注】①节选自格致的散文《减法》第1部分,题目为编者所加。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先从眼前写起,“现在,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是4公里”,然后写6年前的小学生活,采用倒叙的方法,全文结构严谨,自然流畅。
B.文章以“路”为线索,先介绍“现在”的上学之路,再写6年前的路,上三年级时候的路,通过对路的描写,展现了读书求学的艰辛。
C.学校的“房子比民房大约一倍”,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办学条件的简陋,而能用上电铃、电灯,则又表明童年的生活环境已被现代文明所侵染。
D.文章叙述冷静而从容,描写真切而生动,作者将自己的感情熔铸在冷静的叙述和描写中,并不直抒胸臆,这样写为文章增加了艺术张力。
E.文章写道:“他们两个不上学了,不知是被迫还是自愿。”作者暗示海和彦的失学是被迫的,不是自愿的,含蓄地批判了应试教育的罪过。
答:_______
 
 
(2)请从表达技巧和思想内涵两个方面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每一步都踏响了,每一个响声还没来得及站起就被后面的声响扑倒了。它们一个连着一个,扭成一团,连成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写到路两旁新栽的杨树,语言含蓄,意味深长,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与解析
(1)C D
【解析】A项,“采用倒叙的方法”表述有误,“现在”只是交代写作时间,文章并没有描写“现在”,下文也没有回到“现在”,倒叙的说法不当。B项,“文章以‘路’为线索”表述有误,本文的线索应是时间,不是“路”。C项对“房子比民房大约一倍”和用上电铃、电灯的分析,D项对语言风格的分析,都是恰当的。E项,首先“暗示失学是被迫的”说法不正确,文中无此暗示;其次“批判应试教育”的说法不正确,文章的主题不在于批判应试教育。
2.【答案】①采用拟人手法,把声音响起说成是人的站立,把声音前后相继说成是人的前后拥挤,把声音的骤然消失说成是被突然扑倒;②化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既生动形象,又极有情趣;③展现了“我”对电铃这一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和喜爱之情,具体地说明“我”童年的生活环境已被现代文明所侵染。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技巧和思想内涵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明确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并结合句子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揭示句子蕴含的思想内涵。就表达技巧而言,主要是拟人,用“站起”和“扑倒”来写声音的响起和骤然消失。就表达效果而言,这样写化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又有情趣。就思想内涵而言,借助孩子的好奇,写出了电铃声音的独特,展现了现代文明在农村的艰难进展。
3.【答案】杨树长在上学之路的两旁,写杨树展现了上学路上的景色,照应前文有关上学之路的记叙,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长中的杨树象征成长中的青少年,写杨树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关注;杨树是上学路上的一景,借杨树被春风刮得东倒西歪,抒发了对失学儿童的同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增强意蕴。
【解析】描写杨树是在记叙两个失学孩子的事迹之后,加之杨树“东倒西歪”“叶子打着紧紧的卷,等着风的力量把自己吹开”,据此可从象征意义的角度来阐述杨树的意义和作用。对杨树的描写安排在结尾,且在上学路上,而前文有关于路的内容,据此可从照应前文的角度阐述杨树的意义和作用。杨树是“景”,“景”中有情,可从借景抒情、增强意蕴的角度来阐述杨树的意义和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