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傻穄子 张港 穄,读作“记”,曾经的常用字。嫩江流域地广人稀时,遍地种穄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傻穄子
张港
穄,读作“记”,曾经的常用字。嫩江流域地广人稀时,遍地种穄子,学校里老师教这个字。可到了搞生产队时,这东西就种不得了,产量太低,交不上公粮。因此,穄子渐渐绝迹。
奔小康了,脱贫致富了,家家都想多打粮、多卖钱。可老田头却偏偏种上了穄子,还是傻穄子。
傻穄子不用铲,不用耥,籽一撒,即可坐等收成。就像农村里的傻小子,野着、散着才壮实、厚道,走多远都不忘村里乡家;若伺候着、惯着、宠着,就会来一身毛病,长大了跟爹娘抢房子的都有。可这傻穄子,产量太低不说,种容易,吃却难,没有人会吃,卖不出钱来。
贫困户一个一个摘了帽,只剩老田家。
老田因种傻穄子返贫,惊动到县里。县长下基层,训村主任:“问题得解决,不解决不行,不能不解决。旱改水,千斤稻,不能再种那傻穄子了。”
村主任苦得很:“县长啊,老田的工作好做,问题是老田上边还有老老田。”
“老老田?”
“老老田是老田的爹。老田家原来也种稻子,也不穷,不知中了哪门子邪,老老田非要种傻穄子,90岁的人了,哪个犟得过他?让他骂了事小,把他气犯了病,事就大了!”
县长决定一竿子插到底,亲自做老老田的思想工作——不能让一个老老田拖了全县的后腿。
在村乡干部的陪同下,县长来到田家。
县长讲脱贫工作的重大意义,讲思想解放开新路,讲发财,讲致富。
老老田傻傻地听着,不作声,无表情。
村主任说:“老田爷,这可不是我,可不是乡领导,这是县长。你点头!你同意!”
老老田冷不丁来了一句:“光知道发财!光知道钱!”
这是把人顶撞上南墙的话。县长尴尬不?乡书记小声地说道:“按现代科学,这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60岁的老田搓着手说道:“大县长,我爹都这岁数了,别跟他犟了,再依他几年。”
县长与老老田握手,祝老人家长命百岁,就告别了。
老田跟他爹发火:“我说爹,那可是县长,咋给大县长冷脸?”
老老田也怒:“县长?省主席我也见过。大热天西装革履的,也不怕捂出痱子。县长就这样?呸——”
老老田自然种不动田,但他天天坐在地头看傻穄子。傻穄子长得倔强,山苏子、红蓼子都让傻穄子压得抬不起头。傻穄子支棱开来,吐出嫩嫩的、浅淡的穗穗儿。老老田手捋着苗苗,稀罕地嗅味道。
“嚯!傻穄子!”
老老田这才发现,旁边有个人,也在捋着苗苗,很稀罕。这人脸黑,头发白,穿着露手臂的T恤、老年运动鞋。
“嚯!还有认得傻穄子的!”老老田不能不吃惊。
那人仰天长叹一口气,道:“这东西好吃,小时候——俺娘会吃穄子。”
“你吃过傻穄子?”
“这是市长!”老老田这才看到,还有几个人,说话的是乡书记。
“市长!你说穄子捞饭是啥味儿?”
市长说不明白傻穄子捞饭的味道,鼻子对着苗苗猛吸气,道:“吃不到那种味道了哟!”“你想吃?那中,跟我到家!”
一行人跟到了老田家。
老老田亲自动手,给这些人煮傻穄子捞饭。
老老田忙活着,老田打着下手。市长抚着田家的小小丫头,问:“闺女,傻穄子,好吃不?”
“不好吃——拉嗓子 ,咽不下去。”
“饭好了哎——傻縩子捞饭做得了——”
一种香气,清清的香,跟着老老田进屋了。
这世上呀,最难用嘴说明白的正是嘴里的味道。傻穄子捞饭啥味道?这么说吧,清晨钐刀打下的带露水的五花草,当年竹叶当年米包成的绿粽子,半嫩冒浆黏苞米煮熟掀锅盖时的那股子热气,这三样儿混到一起,兴许有傻穄子捞饭的八成清香。
吃上傻穄子捞饭,市长问了:“田老伯,为啥偏偏种傻稳子? 这事我解不开疙瘩。”
“大市长哟,事是这么个事。嘴甭闲,听我说就中。那年哪,刚刚解放,刚刚分到地。那个谁,嫩江省的省主席——那时不叫省长,他姓于,于主席下乡,派饭派到我家。于主席吃好了俺娘煮的傻穄子。临走时,于主席说了,还要来吃傻穄子,就是自己不来,也有省里人来。还跟我拉了钩,一百年不变。这事我一直记着,共产党说话算话,说来吃傻穄子就肯定会来吃。早些年,饿怕了,要的是产量。现在日子好了,我脑子里全是傻穄子。不种傻穄子,真有省里人来,我拿啥给人家吃?.这不你来了。”
“田老伯,做傺子捞饭,可是难哟。”
“大市长,我年年吃旧米,留新米,等着你们来。孩子们年年吃的是陈米,陈米可就难吃了。跟别的米不一样,穄子米,先煮个半熟,炕干了,再做饭,说道太多。现在,除了我,没人煮得出穄子米香了。”
后来,市长端着碗吃傻穄子捞饭的照片见报,人们便认得了这个“穄”,并且想知道这东西的清香。
村里大量种植傻穄子,办了加工厂,老老田坐镇指挥。虽然傻称子的产量还是很低,但是人们认了,因为它的价钱上去了。后来,老田家富了,村子也富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傻穄子容易种,但由于产量太低,加之没有人会吃,卖不出钱来,所以,农村家家户
户渐渐地就不愿再种傻穄子了。
B.老田家的贫困户帽子摘不了,原因在于他的父亲老老田对种傻穄子情有独钟,而且还听不进包括村主任在内的干部的劝说。
C.市长深入群众的做法,较之于其他干部的做法更能赢得群众信任,这才能有老老田讲述往事的情节,难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D.市长端着碗吃傻稞子捞饭的照片上报后,傻穄子重新获得了新生,种傻穄子也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关于傻穄子相关状态以及老田家种傻稞子的叙述,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傻稼子支棱开来……穗穗儿”一句生动地写出了傻穄子长势喜人,也衬托出老老田内心的喜悦之情。
C.小说对老老田的描写抓住了其外在形象特征,同时,大量运用口语和方言,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D.老老田交代自己种傻穄子是因为当年的承诺,文章以小见大,借此表现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
8.文中画横线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题目“傻穄子”中的“傻”字有什么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6. A(从文章开篇看,农户不愿种傻穄子,原因是“产量太低,交不上公粮”,当时是有人会吃的,所以“没有人会吃”不在原因之内。“没有人会吃”说法也过于绝对。)
7. C(小说并未描写老老田的外在形象。)
8.①以老田跟父亲发火,侧面衬托出老老田耿直、倔强的性格特点。②老田跟父亲发火,引出了老老田说出省主席,为下文老老田关于省主席的往事回忆等情节作铺垫。③老田跟父亲发火,引出了老老田说出对县长不满的原因在于看不惯其工作作风、态度。(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9.①“儍”表面上指穄子“不用铲,不用耥,籽一撒,即可坐等收成”,具有“产量太低不说,种容易,吃却难,没有人会吃,卖不出钱来”的特点。②“傻”字其实也是在暗指老老田,点出了老老田倔强、信守承诺的性格特点。③“傻”字同时也告诉人们,扶贫工作要真抓实干,不能投机取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每点2分,6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