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晚明小品短、小、简、易的特质正源自《周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晚明小品短、小、简、易的特质正源自《周易》。《系辞下》称赞《易经》之文“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所谓“称名小,取类大”,是指《易经》中常以个别小事物概括同类事物,表现抽象的大道理。所谓“其旨远”,是指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夫《易》唯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正式将《周易》的旨远辞文、小中见大引入文学批评。晚明小品家也多据此阐发小品的特质。何伟然《〈皇明小品十六家〉序》云:“从来神通变化,藏大于小,彼藏藕孔,藏茧丝,壶公缩千里咫尺,孙夫人方帛之上,尽列国山岳河海城邑行军之势,天地象数,尺幅而河洛具呈。”明显看出受到《周易》的影响,陆云龙选编汤显祖之文,“独取其小”,但他马上强调:“芥子须弥,予正欲小中见大。”他在评张鼐的小品时也说:“是虽小品,已得大凡。”沈守正《凌士重小草引》亦云:“与其大而伪也,毋宁小而真。”小品短小精悍,言约旨远,小中见大,微中见著。晚明人对小品短、小、精、微特质的认识和嗜爱,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清初廖燕《〈选古文小品〉序》进一步概括和阐述了小品短而小的特质,同时强调小品的“刺人”功用,是对晚明小品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周易》“易”的含义,一说为“简易”,认为签法是一种较龟卜简易的占卜方法。《周易》多处写到简、易,如:“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系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颓然示人简矣。”(《系辞下》)《淮南子·诠言训》也说:“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简易、简明、简约、简洁,以少总多,以约统博,以简御繁,正是《周易》的特点。欧阳修十分推崇《周易》的“易简”说,他说:“《卦》、《彖》、《象》辞,大义也,大义简而要,故其辞易而明。”“妙论精言,不以多为贵。”评尹沫的文章:“故师鲁之志,用意特深而语简,盖为师鲁文简而意深。”欧阳修将《周易》的“乾坤易简”发挥为文章简而要、易而明,语简而意深,言约而义丰,创立了简约平易的文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明人尤推崇《周易》“简易”之旨。李贽在《读易要语》中推崇彖辞、爻辞“其言约,其旨深”。钟惺、谭元春《诗归》选《焦氏易林》五十三首,钟惺亦赞赏焦诗 “笔意之妙”“锻炼精简”。著名小品选家陆云龙特拈出一“简” 字论尺牍小品,他认为尺牍小品的特质是简约精炼,以少胜多。其观点正是《周易》“简易”说在小品理论中的应用。晚明小品家还以小少简约推崇古代诗句。吴从先《小窗自纪》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足敌《秋声》一赋。”又说:“名世之语,政不在多;惊人之句,流声甚远。譬如‘枫落吴江冷’,千秋之赏,不过五字,作者何不炼侈口无尽之平常,而钟一二有限之奇论?犹之大海起一朝之蜃气,平山削十丈之芙蓉,山水之灵,便足骇目。”从创作实际看,晚明小品确以“短小”见长,作者常称道“小品”、“小文”、“小言”、“小文小说”、“小题文”,书名喜用“小”字,作品用“小”字的更多。笔记小品多记琐屑之事、琐碎之言,也是“小”。“小”主要指篇幅短小,“简”主要指语言简约简易,“小”与“简”密不可分。小品特别是清言小品则把文章的“小”、“简”特色发挥到极至,成为文学中的独特景观。
(摘编自《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
材料二
“小品”一词原为佛教用语,明代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以区别于以往那些关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它不专指某种文体,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均可包括在内。晚明时期,这种文章风格正好适应了当时人们抒张个性、追求自由的社会心理和公安派“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于是便在社会上普遍流行起来。
(摘编自《古代文学史》)
材料三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沅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园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勰根据《周易》提出的“旨远辞文、小中见大”文学批评观在晚明小品家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B.陆云龙选编汤显祖文章,评张鼐小品皆以小中见大为标准,体现了晚明小品理论与《周易》一脉相承。
C.《周易》中的“易”,就是“简易”,因为签法是一种较龟卜简易的占卜方法,简易正是《周易》的特点。
D.欧阳修推崇《周易》的“易简”说,将《周易》的“乾坤易简”加以发挥,创立了宋代简约平易的文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晚明人推崇“简易”,李贽推崇彖辞、爻辞,钟惺赞赏焦诗,陆云龙拈出“简” 字论尺牍小品。
B.晚明作家推崇古代诗句小少简约,创作以“短小”见长,到了清代,文章“小”“简”成为独特景观。
C.笔记小品虽然也是“小”,但多记琐屑之事、琐碎之言,由此则可以推想其作品质量其实并不高。
D.小品由佛教用语转化为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文体,表达了人们抒张个性、追求自由的心理需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突出晚明小品文“简易”特质的一项是( )
A.《淮南子·诠言训》说:“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B.吴从先《小窗自纪》说:“名世之语,政不在多;惊人之句,流声甚远。譬如‘枫落吴江冷’,千秋之赏,不过五字。”
C.归有光《寒花葬志》全文一百一十二字,叙死者生前二三小事,寥寥几笔就把天真可爱的婢女形象写活了。
D.袁宏道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立“公安派”。其散文抒写真性灵,随意挥洒,意趣横生,清新活泼。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以材料三为例,结合本文观点谈谈你对晚明小品特点的认识。
                                                                               
                                                                               
                                                                               
 
1.C.【解析】“《周易》中的‘易’,就是‘简易’”错,原文材料一第三段“《周易》‘易’的含义,一说为‘简易’”强调的是“一说”,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由于……”因果倒置,原文材料一第五段“晚明人尤推崇《周易》‘简易’之旨”是结论,不是原因。
B.“到了清代”错,原文材料一最后一段“小品特别是清言小品则把文章的‘小’、‘简’特色发挥到极至,成为文学中的独特景观”中的“清言小品”是一种文学体裁,不是指“清代”。
C.“由此则可以推想其作品质量其实并不高”于文无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笔记小品多记琐屑之事、琐碎之言,也是‘小’”强调其符合晚明小品文的特点,是对这类作品创作风格的肯定。故选D。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晚明小品文“简易”特质,指的是小品短、小、精、微,以“短小”见长,语言简约。
A.《淮南子·诠言训》“大乐必易,大礼必简”说的是《周易》的特点,不是晚明小品文“简易”特质。
B.吴从先之语论证的是晚明小品家以小少简约推崇古代诗句,不是晚明小品文“简易”特质。
C.归有光《寒花葬志》的写作符合小品文短小精悍,言约旨远,小中见大,微中见著的特点。
D.袁宏道“公安派”“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突出抒张个性、追求自由,不能突出晚明小品文“简易”特质。故选C。
4.先总说,亮明观点:晚明小品短、小、简、易的特质正源自《周易》。然后分说,从文学评论、《周易》的“易”的含义、欧阳修对“易简”说的推崇及对后世的影响、晚明人对《周易》的推崇、晚明小品作家对古代诗句的推崇、以及创作实践等角度分别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七段,采用总分式结构。
第一段是总说,“晚明小品短、小、简、易的特质正源自《周易》”亮明观点;第二段“晚明小品家也多据此阐发小品的特质”从晚明小品家文学评论的角度论证观点;第三段“《周易》‘易’的含义,一说为‘简易’”从《周易》的含义的角度解读《周易》的特点;第四段从欧阳修对《周易》“易简”说的推崇角度分析对后世的影响;第五段“晚明人尤推崇《周易》‘简易’之旨”进行举例论证;第六段“晚明小品家还以小少简约推崇古代诗句”从他们推崇古代诗句的角度论证晚明小品家的文学追求;第七段从晚明小品创作实际的角度加以论证。
5.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称字字珠玑。此文篇幅虽小,意境却阔大表达的情绪也异常幽远,从此也可以见出小品文“简易”的审美意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如写大雪只用了“湖中人、鸟声俱绝”七个字加以概括、烘托,简洁得近乎吝啬。用字虽少,却有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
如“看雪雾凇沅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园中人两三粒而已”描写景物时不追求局部的细腻而注重全局的生动与传神,不求多而求简,追求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全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