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聚焦。面对《聊斋志异》里的经典故事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聚焦。面对《聊斋志异》里的经典故事,人工智能竟然创作出了“蒲松龄笔下的狼袭击了多个城市却无人能敌”的现代式情节。许多人不禁想问: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能否取代人类?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创作”基于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背后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与人类的艺术创作有本质不同。当下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不具有情感与思想,而文学创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个体与国家的苦难,杜甫很难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千古名句。同理,《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也饱含了作者的血泪。情感的升华、抒发与改造,造成了动人心魄的佳作。这些与人紧密相关的东西,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出来。从这一点来说,当下的人工智能,(   )。其最高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创作。
18. 下列句中引号与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我们“国家发明奖”,表彰青蒿素的发现。
B. 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于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C. 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
D. 这种对包身工“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品写出来就算再“像样”,也很难和人类自身创作的作品相媲美
B. 作品写出来就算再“像样”,也无法取代人类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
C. 就算创作出来的作品再“像样”,也很难和人类自身创作的作品相媲美
D. 就算创作出来的作品再“像样”,也无法取代人类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
20.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写在下面。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平时要注意一些标点的特殊用法,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常见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解答】(1)画横线处的引号表示强调。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强调。
C.表示引用。
D.表示反语。
故选B。
(2)前面叙述的主体是“人工智能”,A、B项换成了“作品”;C项根据后文来看,人工智能写出来的作品不是真正的创作,不存在“相媲美”的问题。D项正确。
故选D。
(3)划线句有如下语病:一是“情感的升华、抒发与改造”语序不当,应改为“情感的抒发、改造与升华”。二是“造成了动人心魄的佳作”动宾搭配不当,可把“造成”改为“造就”。三是“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出来”句式杂糅,可改成“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或“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体现出来”。

答案:
(1)B
(2)D
(3)情感的抒发、改造与升华,造就了动人心魄的佳作。这些与人紧密相关的东西,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
【点评】解答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