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宋史·杨业传》有翻译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行侠仗义,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成人之后,在北汉皇帝刘崇手下任职,担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官至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多次荣立战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太原,平日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悬赏捉拿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成为孤城,形势危急,杨业劝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授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恰遇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西陉营出发,从小路到达雁门关的北口,从南面攻打契丹军队的背后,契丹军大败。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远远地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宋朝军队大举征伐,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等四州的百姓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百姓。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士气更加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现在遇到敌人却曲行避敌观望不与交战难道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先出战。”
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来支援等我转战到这里时你们就用步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列。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瞭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制止,于是王侁(带领军队)沿着灰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
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他到达了谷口。望见谷口无救兵就捶胸悲恸只能继续率部下兵士奋力作战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