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彀者:射手。彀,拉满弓。②庞煖:赵将,本赵人,后为燕将。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B.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C.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D.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断句能力。可用排除法。“匈奴每入烽火”表意不通,“每入”后应该停顿,排除A、D两项。“不敢战”,不敢应战;“如是数岁”,像这样几年,二者中间应停顿,排除B项。故选C项。
答案:C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乘,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B.百金之士,《管子》有“能破敌擒将赏百金”之说,这里指骁勇善战的战士。
C.单于,汉时匈奴首领的名字,姓单名于。
D.元年,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改元的第一年。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单于”不能理解成“姓单名于”。故选C项。
答案:C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戍守边陲,采取以固守防御为主的战略,阻止了匈奴的入侵,维护了赵国的利益。
B.李牧为了国家忍辱负重抗干扰,常受命于危难之际击溃强敌,表现了一代名将的品格。
C.李牧无法挽救昏君治国的局面,终因谗言而被杀,赵王昏庸糊涂不辨真相,令人叹息。
D.李牧用兵有法,不违心媚上,终使赵王不悦,功高盖世招佞臣妒忌,为秦反间计所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理解错误。从原文“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看,李牧被杀,是因为秦用金钱收买了郭开,并非因为郭开嫉贤妒能。故选D项。
答案:D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
译文: 
 
(2)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
译文: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张左右翼”,从左右两翼;“破杀”,打败;(2)“与”,给;“为反间”,省略句,译为“(让郭金)使用反间计”;“言李牧欲反”,翻译时补充主语“郭开”。
答案:(1)李牧经常摆下怪阵,从左右两翼夹击打败了匈奴的十几万骑兵,单于逃走。
(2)秦国送给赵王的宠臣郭开重金,(让郭开)使用反间计,(郭开就)说李牧要造反。

【参考译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