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紫罗兰的香味留在心里 社会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矛盾心态:相似的状况、相似的言行、相似的后果

(三)(10分)
把紫罗兰的香味留在心里
社会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矛盾心态:相似的状况、相似的言行、相似的后果,倘若发生在他人身上时容易“怒从心头起”,倘若是自己所为便可能下不为例、不了了之。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原因究竟何在?
网上流传的一则视频,发人深省。一个外国男孩在超市兼职收银员,一天早上面对结账的长龙手忙脚乱,半天也搞不定总出错的机器。有排队的顾客不耐烦地指责他,后来竟然发展到恶言相加。在众人的催促、谩骂下,男孩忍不住瘫坐在地上哭诉起来,原来他的母亲当天自杀了,而他为了交房租不得不赶来打工……错愕、沉寂、自责,充斥着故事的结局:他人的内心深处有多少我们不知的苦难!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人们非常熟悉。然而知易行难,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打上折扣,就在于眼睛里只有“收银员的手忙脚乱”,却忘记了推己及人,忘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忘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律己宽人,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原谅自己的失误不难,体察别人的境况不易,一个“恕”字,要义正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凡事少一些钻牛角尖,多一些“反求诸己”。西谚有云:“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讲的同样是容忍与宽恕的道理,这道理的“香味”更要留在心里。
原则问题,必须讲原则;是非问题,必须分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日常生活是另一个场域,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的“杀伐决断”,这恰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劝诫的,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大的“是、非、善、恶”可分,不要在“小节”上去“吹毛求疵”。
“恕人”不易,“律己”更难。有人曾劝周恩来同志写本回忆录,他笑笑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常思己过,要勇于在周围设置多面“镜子”,以对他人惯常的挑剔与苛刻目光去打量、矫正“镜中人”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这不仅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同时在目光如炬的自我观察中,我们才会真切体会到“眼里揉不下沙子”的消极刻薄,以及“善莫大于恕”的人生境界。
“做人要厚道”,体现个人的修养与情怀,也关乎社会的心态与风尚。极端的戾气,往往便来自“恕人”与“责己”关系的失调错位。市场经济重利,社会治理讲理,也离不开相互包容的胸怀。“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大事不含糊、小事多“糊涂”,先之以身、后之以人,紫罗兰的“香味”定能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久久弥散。《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14日 04 版)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作者开篇摆出“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的现象,意在提出问题,引出本文要探讨的“恕人”的话题。
B、作者认为人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美德,不能吹毛求疵,因“讲原则”而掩盖了“恕人”的善意。
C、第2段举顾客对超市收银员恶语相加的事例,证明了社会生活中恕己易恕人难的矛盾心态。
D、律己恕人既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也是个人的修养与情怀,更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和谐交融的润滑剂。
13、下列符合恕人精神的一项是(D)(3分)
A、林背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他曾说:“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B、古人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求自己应如秋风一般严厉,与人相处须像春风一般温暖。
C、一位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胡须时,不镇把总理的脸刮破了,总理并没有责怪他,体现了总理的美德。
D、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念在曹操曾赐赤兔马、锦绣衣袍的情分上,不顾自己曾立下的的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走了他。
1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4段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被他人伤害,也以宽恕之心待人。联系实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