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鲁彦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

雪     
鲁彦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忙碌地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飞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作响的雪,踉跄地从东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工厂里的机器,忙碌得一刻也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
“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
    但是,另一个我出现了。他是足以对回想过去的北京的我射出骄傲的眼光来的我。 这个我,某年在南京下雪的时候,曾经有过更快活的生活:雪落得很厚,盖住了一切的田野和道路。
没有意思!你这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个所说的一样。
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是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③ “没有意思!” 的话吗?
天呵,我们不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以外的我呢?今日的我虽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诗人般的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  
     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
 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
 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第二段,作者从眼前的雪花写起,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雪花带给人的感受,笔调优美,感情细腻。
B.作者在文中分别详细地描写了自己某年在南京下雪时经历过的快乐生活和幼年时代下雪时的快乐生活,其中对童年下雪生活的描写是对长大后见到雪花时的喜悦之情的否定。
C.文章注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比如直接描写了雪花和雪天生活的快乐时,也间接描写了他人的生活,以此对比来突出文章的写作主旨。
D.文章描写了上海的雪,北京的雪,故乡的雪等。作者认为上海的雪最美,因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紧扣一个“雪”字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梭,使我们既欣赏到雪的那份清韵,又了解到生活的一种哲理。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文中对作者“某年在南京下雪时经历过的快乐生活和幼年时代下雪时的快乐生活”描写得都比较简略,不属于详细描写。C项,文章对他人的生活描写采用的也是直接描写的手法。
2.文章第三段叙述了北京雪天怎样的情景?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 ①叙述了作者在北京雪天与朋友一起围炉畅饮、纵情谈笑,然后踏雪夜游的情景。(2分)②将在北京快乐的雪天生活与在上海的雪天生活作对比,表现了上海雪天生活的刻板、孤单、寂寞、乏味,以此否定眼前在上海看到雪花飞舞时的喜悦之情,为下文展开一系列对比蓄势,从而得出珍惜现实的观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语段的具体内容以及体现的作者情感等。这段话主要叙述的是作者在北京与朋友一起围炉畅饮、踏雪夜游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快乐之情;作用方面,这段话呈现的记忆与作者目前在上海的雪天生活形成了对比,为下文展开一系列对比蓄势。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3.文章中三次写到了“没有意思”,请简要解说三个“没有意思”的含义。(6分)
答案:第一个“没有意思”出现在回忆了北京雪天的景象后,第二个出现在回忆了南京雪天的生活后,第三个出现在用幼年的生活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对比后;(2分)三个“没有意思”是三层转折,通过三次对比,依次否定了以前认为十分有意义、欢乐的雪天生活;(2分)这样层层递进,使得文章卒章显志,表明了作者主张把握现在、抓住现实的观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词语出现的位置和前后文的意思,由此判断词语的具体含义。三个“没有意思”其实是作者对之前生活的三步否定和三层转折,也是对作者在文末提出的要把握现在的思想的肯定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