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卡夫卡墓地 李辉 ①拜谒卡夫卡,难道还有比走在雨中的冷清与静谧更好的意境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结构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细致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把握,具体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B.“体现出生前的清贫与孤独”于文无据。
(2)散文的第⑨⑩段之中,数据和年份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死在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数量之多,生命之悲凉,也写出了时间是特别的集中,更加清楚地展现出纳粹集中营对犹太人人性的摧残,对他们生命是一种漠视。特别是第十段中出现了“一块又一块”“不止一个人”“还有其他许多人”等一系列具体而详实的概述词,这些词句鲜明地体现出布拉格人对这些无名的犹太人去世的一种深沉的思考,展现出其内心的苦痛,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无限的敬重,从而突出生命的伟大。
(3)作品的这种叙述方式是极为巧妙的,用自己拜谒访游的踪迹来安排文章的内容组织文章的素材,都是自己真实经历的体现,这是自己所经历的具体情况,能够很好地突出当时内心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具体的方式体现出文章内容叙述的真实性。本文是借助拜谒卡夫卡的墓地的具体经历,来展现出纳粹对犹太人所犯下的滔天罪孽,写其他的具体的墓地,是为了更好地深化文本主旨,进而让读者具体把握文本所反映出的核心内涵。写其他的墓地,也是为了能够使得文本内容更为详实更为丰富,进一步展现出作者对每一个生命的无限思考,从而更好地突出文本内容的价值。另外其他的墓地与卡夫卡先生的墓地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来很好的衬托出卡夫卡墓地的不一样,从叙述的角度上来说,很好地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增强了文本的叙述内涵。


答案:
(1)B
(2)①数据和年份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死在纳粹集中营中的犹太人的数量之多,时间之集中。②概数词如第⑩段中“一块又一块”“不止一个人”“还有其他许多人”,体现出布拉格人对许多无名逝者的追怀,对普通生命的敬重。
(3)①作者是按照自己拜谒访游的踪迹来安排文章素材的,其他的墓地都是本次拜谒的真实经历,契合作者心境,体现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本文的主旨是借拜谒卡夫卡墓地的经历,来表现纳粹对犹太人所犯下的历史罪恶,写其他墓地的文字,更能深入表达主旨。③写其他墓地的文字,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引发读者对于各种类型的生命的思考。④其他墓地与卡夫卡的墓地形成了对比,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
【点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不是无原则解读,需要“五注意”:
1.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2.选准角度,以小见大。在切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选准切入点尤为重要。一般来讲,这一切入点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其一,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其二,自己写起来最有把握;其三,角度宜小、巧、新。
3.紧扣文本,有的放矢。散文要重点思考其思想内容、意境、选材、组材、语言、线索设置等特点。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地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地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而作随意的褒贬。
4.相互联系,力求有据。在个性化解读时既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当代背景,还要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体验、知识储备等进行个性化解读。
5.结构完整,力求简明。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也就是提出对该文的总体评价。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做到结构清晰、小巧、完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语言要精练、简明、严谨。不刻意地追求语言的华丽美、雕琢美,而是力求做到语言表述的简洁美、流畅美和规范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