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

三、古诗文阅读(共2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
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17.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之则弊  弊:破旧 B. 韩宣子适鲁   适:经过
C. 藏书凡九千余卷  凡:总共 D. 将以遗来者  遗:给予,赠送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用之则弊    某所,而母立于兹
B. 其学必始于观书    虎兕出于柙
C. 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D. 士之生于是时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1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苏轼看来,书具有不可取代的审美与实用价值,“悦人耳目”而且“适于用”,不同的人读书都会有所收获。
B. 秦、汉之前,书籍匮乏,但很多人会痴迷于读书,比如“老儒先生”,亲手抄录,夜以继日地读书,唯恐不如别人。而当书籍容易得到、浩如烟海时,很多人反而把书当成摆设,不去读书,只会空谈。
C. 苏轼把李公择藏书中舍弃的书拿来充实自己,并认为这对自己非常有益。
D. 本文的写作缘起是李公择让我为此事作记,而作者也想借这篇文章告诫当时的学者有书应该好好珍惜、认真读书。
20.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
2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
(2)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答案】17. B    18. B    19. B    
20. 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已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    
21. (1)有贤能的人和无贤能的人得到的(东西),各自依凭他们的才能(而有所差异),道德高尚的人和聪明睿智的人(对事物)的见解,各自随着他们的天分(而有所不同)。
(2)因此不将书籍收藏在家里,却收藏在以前住过的寺院僧房(与世人共享),这是仁者的高尚心理。
【解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