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提前了1000 多年。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C项,“其甲骨文书法带有钟鼎文或篆书的方正与装饰味”错误,文中第四段“董作宾写甲骨文书法不像某些人写的甲骨文字,带有钟鼎文或篆书的方正与装饰味,而是尽力体现甲骨文字本来的结体特征”,可知“带有钟鼎文或篆书的方正与装饰味”是某些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是因为他多年从事甲骨文的整理工作”错误,论据不能够完全支撑论点。董作宾甲骨文书法之所以成就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多年从事甲骨文的整理工作、摹写过数万片甲骨卜辞、对甲骨文书法特别热爱和痴迷、还学习了篆刻,等等。文章先指出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最得甲骨文的形似与神似,然后提出“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最高境界所在即与古人共融共通的精神”的论点,对其从“形似”一整体效果和“神似”一章法真谛进行分层剖析,在“章法真谛”层面又进行了分层。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主要体现在其仿古的摹版样式上”错误,从文中“这种神韵主要体现在整体效果方面”可知,不是主要体现在“其仿古的摹版样式上”。
B项,“未对甲骨文字结体和书写方式加以调整处理”错误,从文中“不得不加以整理,但董作宾先生能从字的结体运笔以及对字的艺术处理中……”可知,“未对甲骨文字结体和书写方式加以调整处理”错误。
D项,“主要是他用刀刻而不是用笔书写的缘故”错误,从文中“又由于甲骨文字是用刀刻出来的”“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颇能体现甲骨文笔法刀味。他写的甲骨文字横竖刚挺……”等可知,“主要是他用刀刻而不是用笔书写的缘故”错误。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