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诗歌史上,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在南朝齐梁宫体诗绮靡之风甚嚣尘上的境况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在中国诗歌史上,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在南朝齐梁宫体诗绮靡之风甚嚣尘上的境况下,唐代的陈子昂、李贺、李白、杜甫等诗人相继倡导恢复并高扬“风骨”传统,尤其是盛唐诗人对“风骨”崇尚有加,使“诗具风骨”成为盛唐诗歌的共同特征。
   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大量低俗、恶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这些诗显然缺乏“风骨”。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是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古语云:“诗者,天地之心。”诗人作为“天地之心”的创造者本应怀有“天地之心”,但当下很多诗人都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少大情怀大境界,更有甚者为出版、发表、出名或赚取眼球、点击量、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诗人本应怀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应有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应有杜甫虽居茅屋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然而当下许多诗人都缺少这种“风骨”。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感叹,写的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
   其次,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风骨首先属于道德范畴,如古代“风”所蕴含的教化之义,是对诗歌所拥有的诗教功能的肯定。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少诗歌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以暴露个人生活隐私为内容,让诗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轻浅琐碎,没有思想、内涵和意义,更有甚者彻底解构诗的内涵诉求,践踏和僭越诗歌伦理与道德,一些作品将“诗”本来应该拥有的典雅、崇高彻底解构,其恶俗轻艳令人生厌。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
此外,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风骨”不仅属于内容层面的诉求,更是审美范畴的艺术标准。刘勰曾指出:“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圈。”他清楚地阐释了“风骨”与“采”之间的密切关联,又如瓦雷里所说,诗的语言如跳舞,是要讲究舞姿与步法的,新诗语言依然需要以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重新建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反躬自省倡导“风骨”传统,诗歌创作中就能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B.诗人怀有“天地之心”,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作品才能继承、发扬和延续中国风骨。
C.新诗创作呈现出的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使现代诗歌失去了原有的教化和启迪作用。
D.新诗提高审美范畴的标准,才可重新建构语言风骨,因为语言可以掩盖内容层面的不足。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就能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说法错误,原文是“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前后两句为并列关系,不是假设关系。C项,“使现代诗歌失去了原有的教化和启迪作用”说法错误,扩大了范围,原文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少诗歌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本来应该拥有的典雅、崇高彻底解构,其恶俗轻艳令人生厌”。D项,“语言可以掩盖内容层面的不足”说法错误,于文无据。故选B项。
答案:B
1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由唐代诗歌鼎盛的原因与当下一些诗坛乱相比较,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论证。
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古诗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新诗创作的思考。
C.文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并且都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论证,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末段引用刘勰的话从正面论证了诗歌语言风骨是新诗审美范畴重要的艺术标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都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论证”说法错误。从原文最后一节“‘风骨’不仅属于内容层面的诉求,更是审美范畴的艺术标准……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重新建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看,作者在论述第三个方面时,只采用了正面论证。故选C项。
答案:C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绮靡之风甚嚣尘上,充斥着大量三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使当时新诗缺乏“风骨”。
B.当下很多诗人沉溺于写日常琐碎,或为出名,或为赚取眼球、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等,原因在于缺乏使命感与责任心。
C.当代诗歌中,如梨花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随意,失去美感,诗歌风骨荡然无存。
D.新时代诗歌“重塑风骨”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就需要继承与发扬古奥诗歌传统与中华传统精神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使当时新诗缺乏‘风骨’”说法错误,“当时新诗”范围扩大,另外,“使得”前后的内容因果倒置。原文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大量低俗、恶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这些诗显然缺乏‘风骨’”。故选A项。
答案:A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