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焚猪见情》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邑有妻杀夫者,因放火烧舍,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讼于官。妻不服。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薪焚之,活者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因验尸,口果无灰也。鞠之服罪。
(注释)①吴:即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②句章:古地名  ③令:县令  ④邑:县,当地。
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字义。
①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遂反溯流逆上矣
③而积薪焚之
④鞠之服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②活者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
3.用/线给句子划分节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甲乙两文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到了石兽;张举用类推的理论找到了杀人真凶。通过这两个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宝贵经验?用一句名言诠释也可以。
1.侵蚀冲刷;逆流;柴草;询问犯人
2.①既然这样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多了,那么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臆断呢?②活着烧死的猪嘴里有灰,先前杀死的猪嘴里没灰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    探求事物的道理不能主观臆断或真理不是想出来的    判断事情需要用智慧或换个角度、举一反三、用思想和智慧    
5.遇事冷静、多动脑、勤思考、学会变通、举一反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实践的意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