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展现了冬日里银装素□(guǒ)下的西湖美景。天空、云层、远山、湖水□(róng)为一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展现了冬日里银装素□(guǒ)下的西湖美景。天空、云层、远山、湖水□(róng)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显得如此苍茫辽阔。浩大的天地之中,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这里是在写景,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混沌(    )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而自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顺治三年(1645)张岱为躲避清兵入山,仅□(xié)带数箧(    )书籍而行。而祖宅所存大量书籍为清兵损毁,40年所积文物,荡然无存。这让张岱对清兵的野蛮愤愤不已,对于异族统治下的官场自然也不抱任何希望。在慨叹生不逢时的同时,披发入山,归隐山林,著书立说。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1)银装素□(guǒ)    (2)□(róng)为一体    (3)□(xié)带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1)混沌(     )   (2)数箧(     )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蚍蜉”的意思是大蚂蚁,“寄蚍蜉于天地”是说像蜉蝣一样寄生于天地之间。
B.“沧海一粟”是指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C.“荡然无存”中“荡然”的意思是动荡的样子,在句中是说因动荡40年所积的文物失去了。
D.“生不逢时”意思是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在句中指张岱慨叹自己命运不好,不幸处于异族统治下。
4.古诗文名句填空。(5分)
友谊地久天长。李白《送友人》中“  ①  ,落日故人情”表现了与友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听闻友人左迁,他“  ②    ③  ”遥寄同情与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道出友情的真正内涵是: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B.面对美国政府对华为企业各种无耻的禁令,任正非拿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概,毫无畏惧地展开了反击。
C.阔别家乡已40余年,再次踏上故土,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百感交集之情难以言表。
D.分别在即,同学们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互相勉励,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6.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通过追溯字形演变就可以知道它的本义,如图所示,请从“至”字的最初构形分析推究它的造字本义和引申义。(2分)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地上扎着一支箭,表示射来的箭落到地上。造字本义:_____________   引申义:_____________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B.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C.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分别写到了“白露”、“霜降”两个节气。
D.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1.【答案】(1)裹  (2)融  (3)携(每空1分)
解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裹”是把衣服的“衣”拆开,中间一个“果”字,“融”是“虫”字旁,“携”字右边是“隽”字。
2.【答案】(1)dùn  (2)qiè(每空1分)
解析】根据平时对汉字读音的识记选择,“沌”应读作“dùn”,“箧”应读作“qiè”。
3.【答案】C(2分)
解析】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C不正确。“荡然”,完全空无。“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ABD理解正确。
4.【答案】①浮云游子意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随君直到夜郎西  ④海内存知己  ⑤天涯若比邻(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默写。注意“浮”“与”“郎”“己”“涯”的书写。
5.【答案】D(3分)
解析】D有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哀愁像一江不尽的春水滚滚东流,用在句中形容同学们互相勉励,表达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不合适。故选D。
6.【答案】到,引申指到达了极点,完全达到。(2分)
解析】考查理解字义和图文转换能力。通过对所给材料的理解,结合后面的解释,可知“至”的本义是“到”,引申指“到达了极点,完全达到”。
7.【答案】B(3分)
解析】B.有误,“花甲”指六十岁,“天命”指五十岁。故B错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