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21. 材料一中“和而不同”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并评述孔子“中庸之道”的思想学说。(4分)
答案】21. 和谐而不同一    
22. ①中庸之道是有原则的,以仁义为原则。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自私伪善的折中主文是不符合儒家的仁义之道的。(中道)②中庸之道要与“和为贵”的思想相结合。和谐原则是天下之达道,是稳定天下之本,为人处世之道。“和而不同“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中和)③中庸之道的实行要稳健,执两用中。做事要适度,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在异中求同,以便达成一致,实现合作。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关键字,再结合语境解释该词的含义,“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论语》一部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书,代表圣人孔子的主张、观点,“和”和“同”是两个关键字,原句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上下两句涉及“君子”“小人”两类人,语意对比;“和”和“同”的主语是人物,这两个词在句中作谓语,是动词,应该解释为“附和”、“苟同”。因此“和而不同”这个词语可解释为“附和而不苟同”,也可理解为“和谐而不同一”。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考生作答本题时,应该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句子含义。(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这里意在强调 “和而不同”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在异中求同,以便达成一致,实现合作。(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这里是说中庸之道要与“和为贵”的思想相结合。和谐原则是天下之达道,是稳定天下之本,为人处世之道。(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不分是非,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是损害德行的人。’”,旨在告诉我们中庸之道是有原则的,以仁义为原则。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自私伪善的折中主文是不符合儒家的仁义之道的。(4)“子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孔子说:‘喜怒哀乐还没有表现出来时的那种平和的状态,叫做‘中’;表现出来了,但是不会太过,还算平和,不管是喜还是怒或是哀还是乐都不会很夸张很过分,那就是‘和’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庸之道的实行要稳健,执两用中。做事要适度,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