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它随时代而演变,_________,生生如昨,出现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它随时代而演变,_________,生生如昨,出现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它培养了我们_________的待人风格、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中国优秀诗歌为什么能够_________、源远流长?首要原因就是中国优秀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体现了时代精神。其次便是讲究韵律,易于传诵,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国诗歌的艺术特色渗透于小说、戏剧、曲艺、歌舞、音乐、美术、书法等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   ),呈现出新诗和中国传统诗词双峰并峙、_________的局面。但同时也应看到,“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凸显。仅2018年网络新媒体发表的诗歌近亿首,但深刻反映时代变化、基调明亮、能量充沛、可读可诵、为人们所喜爱的精品诗作比例偏低,讲究韵律的新诗更加罕见,不关注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则比较普遍,这也是当代诗歌丢失群众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
A. 川流不息     彬彬有礼     交口赞誉     交相辉映
B. 绵延不绝     落落大方     交口赞誉     平分秋色
C. 川流不息     落落大方     脍炙人口     平分秋色
D. 绵延不绝     彬彬有礼     脍炙人口     交相辉映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的生命力依旧旺盛,近年来又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
B. 诗歌的生命力依旧旺盛,近年来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又重新出现。
C. 近年来,重新回到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是生命力依旧旺盛的诗歌。
D. 近年来,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又重新出现了生命力依旧旺盛的诗歌。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关怀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则更加罕见
B. 讲究韵律的新诗更加罕见,不关怀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则比较普遍
C. 不关注百姓生活、讲究韵律的新诗更加罕见,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则比较普遍
D. 不关注百姓生活,只专心于个人情感抒发的诗歌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则更加罕见
答案】17. D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核根据具体语境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绵延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绵延不绝”用在此处更符合后文“生生如昨,出现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的语境。故选用“绵延不绝”。
第二处,彬彬有礼:文雅有礼貌。落落大方: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结合语境中的“待人风格”可知,此处是讲待人的,所以用“彬彬有礼”更恰当。
第三处,交口赞誉:异口同声地称赞。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前一个强调称颂者多,后一个强调受赞誉者本质好,同时“交口赞誉”与前文主语不搭配。根据语境,文章说的是中国优秀诗歌本身之美,所以“脍炙人口”更符合。
第四处,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此处谈的是两者的关系,并非讲各有特色,所以用“交相辉映”更合适。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由“因此”前面的内容“中国诗歌易于传诵”以及与人们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可知,“因此”后面的内容最好是“诗歌”开头,排除C、D项。从语言运用的简洁流畅而言,A项的“近年来又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比B项的“近年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现”更简洁、流畅,所以排除B项。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两处,一是“更是罕见”与“比较普遍”两个句子的语序不当,“更是”应放在“比较普遍”句的后面;由此排除B、C项。二是“关怀”与“人民生活”搭配不当,“人民生活”与“关注”搭配最为恰当,由此排除A项。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