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11. “干戈”一词用了______修辞手法。尾联是诗人对侄子的_______之语。
12. 本诗颈联写景十分生动,请加以赏析。
答案】11.     (1). 借代    (2). 警示/鞭策/勉励    
12. ①颈联的意思是“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②运用拟人手法将“竹影”人格化,说窗外翠竹的影子投射于书案,在书案上摇来摇去,很像是在运笔书写,似乎在和诗人比试书法,显得形象生动、亲切动人;视听结合,既写摇曳的竹影,又写淙淙泉声和霍霍的磨墨声和谐共鸣,诗中有画,立体感强、画面感强。③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砚池中像是翻动着野泉的声浪,令墨香雅趣更浓;眼前摇竹影,耳畔响泉声,如此场景,透露出诗人读书时的乐趣。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及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答题空1,“干戈”是古代常用的兵器,此处用于指代战争,以繁代简,能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意思是“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有明显的鞭策、激励之意。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其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先要解读全诗的意思: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你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之高超。这是就全篇来说的,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杜荀鹤是唐末时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学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注重弘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对诗歌内容及情感分析完毕之后,接下来从内容、表现手法、情感等角度作综合分析与鉴赏主要答题角度有拟人手法、视听结合(绘形绘声)、远近结合(由近到远)、诗中有画、情景交融等。
13. 下面默写出的内容与原文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
A.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B. 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D.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A项,“万户候”错误,应该是“万户侯”。
B项,“概当以慷”错误,应该是“慨当以慷”。
C项,正确。
D项,“小乔出嫁了”错误,应该是“小乔初嫁了”。
故选C。
14.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课文内容默写。
(1)万类霜天竞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答案】    (1). 怅寥廓    (2). 问苍茫大地    (3). 人生如梦    (4). 一尊还酹江月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小题1、2属于简单的背诵对应,比较简单,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寥廓、酹”的写法,还要注意不能把“尊”写成“樽”;小题3要抓住关键信息“漂泊异乡、年老体衰”,就可以寻找到原文中的“万里、客、百年、多病”等内容,“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也体现在“登台”二字上,注意不能把“常”误写为“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