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9--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章》)
[乙]同敞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往之女家________
②或败奔________
③同敞危坐不去________
④适同敞自灵川至________
(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行天下之大道/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C.乃幽之民舍/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以是服同敞。
②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
(1)①同“汝”,你;②有时;③离开;④恰逢
(2)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3)D
(4) ①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敬服同敞。
②经过了四十几天,同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帽子,准备就义,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5)能,因为同敞不同意投降,被敌人幽禁之后,依旧坦然自若,与他人吟诗作赋,临刑时脸色一点也没变,正是“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体现。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女:通“汝”,你,你的;2句意:有时遇到兵败逃跑。或:有时;③句意:同敞端正地坐着不走。去:离开。④句意:恰逢同敞从自灵川赶到此地。适:恰逢。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句意:虽然(两人)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但是可以互相听到声音,两个人每天通过吟诗来互相唱和。根据翻译,可以断句为: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一词多义。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它,指书籍;B项,表疑问语气,哪里/语气助词,啊;C项,于是/竟然;D项,确实。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文中的同敞,“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面对敌人,他将国家大义凌驾于生命之上,宁死不屈,正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参考译文]
[乙]张同敞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为人大方、讲义气。每次带兵打仗,就骑着马走在将士的最前面。有的时候战败,将士都逃跑了,但是张同敞端端正正地坐着,不离开前线,将士们看到了就再次投入战斗,有时会取得胜利,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敬服同敞。顺治七年,清军攻破了严关,将士们都放弃桂林逃跑了。桂林城中空无一人,只有式耜坐在府中,恰逢张同敞从灵川到达桂林,拜见了式耜,式耜说:“我是桂林的留守将军,应当死在这个地方。你没有守城的职责,何不像其他人一样离开呢?”同敞认真地说道:“从前的人以只有自己成为君子为耻,你难道不让我和你一同赴死吗?”式耜大喜,拿出酒和他一起喝,一直到天亮,清晨时分,被清军所擒,让他们投降,他们不愿意。下令让他们做和尚,也不愿意。于是,就将他们关在民房里。虽然(两人)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但是可以互相听到声音,两个人每天通过吟诗来互相唱和。经过了四十几天,同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帽子,准备就义,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