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与代之间的理性认知是多代共进的前提。然而在现实中,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评断,往往狭隘;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评议,也常常失之偏颇。

四、写作(60分)
4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代与代之间的理性认知是多代共进的前提。然而在现实中,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评断,往往狭隘;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评议,也常常失之偏颇。
针对代际认知的这种现状,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互谅共情,携手共行
让·保罗·萨特曾有著名论断:“存在先于本质。”这阐明了个体独特性之根源——每个人都在持续创造自我的定义,丰富自身之色彩,进而拼合出了参差多态的社会百花园。其中,代际个体间的价值对冲尤为激烈,以我之见,互谅共情方能铺开携手共行之通衢。
无可否认,时代的更迭、三观的重塑、经历的相异,皆是横亘于代际的丘壑,但此类因素是否无可避免的将代际关系推向鸿沟天堑呢?是否将代际认知推向了无解的渊潭呢?不是的,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冲突与势不两立都是幼稚的”,与其偏执地对代沟大加批判,不如让沟通、共情化解代际坚冰,让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暖阳遍洒心田。
纪德尝言:“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推本溯源,代际矛盾恰似芦苇,背后“理性缺席”之风难辞其咎。君不见,当今社会无处不有灰色标签——中年男子是“油腻大叔”,时髦少年是“毛头小子”……凡此种种,无一不折射出当下人的心态固化与褊狭认知。
试问,如此“灰色群相”岂能全面客观地概括一代鲜活的个体,又岂是理性明智之举?若是长此以往,耽于虚拟的“标签式印象”,或将步步拓宽代际鸿沟,永难消融误会误解,更会使代际共情能力趋于瓦解。如此,何异于自囚于“代际代罗达斯迷楼”?实在不是当今时代的题中之义!
在个体独特性与个体意识无限伸张的当下,我们诚应摘掉有色眼镜,体察真实社会。如此,上代人会顿悟:下代人不可等同于无理取闹的幼稚顽童;下代人也能够理解:上代人并非偏激保守的顽固势力。毕竟身为代代相继的个体,无论上代人抑或下代人,心中都怀有毕淑敏所言之“无瑕的爱”,代际关系之所以出现裂隙,无非是因为共情能力一时的缺席,只要双方能够多一份理性的理解,少一份标签式的责难,则有望将“无瑕的爱”引回代际的殿堂,使之曜映代代个体之心灵,弥合代际之裂痕。
“愿麦子和麦子长在一起,让河流与河流流归一处”,人之相与亦如此,奔涌在同一片河流中的我们,何不互谅共情,携手共行,走向光明彼岸。
恰如有际,方能代代相融、携手前进,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愿代代人们携手同行,跨过代际偏见,跨过认识偏颇,走向共情之温敦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富有哲理的材料。材料指出了一种生活现象: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评断,往往狭隘;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评议,也常常失之偏颇。同时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代与代之间的理性认知是多代共进的前提。因此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是要想写好却不容易,这需要考生不仅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对“代沟”现象有所感知,而且要上升到一类“社会现象”,这就需要考生的上位思维能力。要想写出自己的认识,不能仅仅罗列生活中上下代之间不能互相理解的现象,更要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从个人到整个社会,要能够深刻反思上下代之间出现的思维问题,并能够针对性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照一般议论文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模式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参考立意:
1.让代与代之间成为活水;
2.让隔阂泯于理性;
3.前浪与后浪同属于片大江大河;
4.没有垮掉的一代。
参考素材:
1. 小至家庭,大至社会,每一代人似乎都有经受过来自上一代人的“看扁”,有趣的是那些曾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废掉的一代”,现在都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这股力量越来越强,越来越有素质,因此在我看来,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冥顽不化,不愿接受变化的人。
2. 但也有另外一些事实在我们面前,一些青年 人乖张跋扈,视父母为累赘,视法律如敝履。为满足自己叛逆的要求,不惜做出损害家庭、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的事情。去年6月香港暴乱分子以及时至今日还未“救赎”的问题少女罗某京,都囿于任性固执的牢笼,不愿意接受改变,酿成了大祸。可见有些时候冥顽不化、不知变通的人,不一定是我们的上代,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也是有着下一代的个体行为原因在其中。
3. 太宰治《斜阳》中以一人饰三人的口吻,分别代表太宰治从偏激迷茫的青年时期,成熟稳重的中年时期以及对一种老年持重的过去贵族的高雅追求。他从一代人变成曾经不满的另一代人,角色互换,时过境迁,曾经年少自以为的自由和不羁似乎也显得那么幼稚和迷茫,曾经瞧不起的老一辈的迂腐和不屑似乎又是那么高贵、伟大。太宰治所在三个时期内架起的桥,使它变成太宰治对于一代与一代人中的矛盾的谅解与感悟。老一辈人给我们带来的,有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温柔和体贴,就像地厝里死去的节瘤上开出的错落的花朵,既是一种传承,亦是一种心生。蔡崇达在《皮囊》中记录下四代人的故事,从阿太的坚强和父母的迷茫和苦痛,丰富的精神内涵丰富曾经“黑狗达”这个少年,因为他感悟到了,对父辈的理解与尊重。
4. 代际之间,孕育的是亲情的韵感和谐,埋葬的是各执己见的粗鄙。海子在诗歌中写下这样的一句话:“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这是孩子对父亲情喻纸上的追随。其所展现的是一份血浓于水、藕断丝连的传承。子随父,是两代人无声的相爱相知,一份刻在骨子里默不作声但又薪火相传的使命。千百年来,是无时无刻无声的精准击中每一个空间时间里灵魂的柔软,终归是神圣庄严。前一辈人对下一辈人的指责论断往往有失偏颇,过于狭隘,但也并非是不可被谅解的。老一辈人所经历过的是我们所无法体验过的迷茫困顿或至于坚强和韧性。他们所体验过的人生在下一辈人里变成了或多或少沉重的历史感和责任感。而新一代新生儿走向的是更加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其间所产生的矛盾,就像汇入海江的洲口处大小不一的接口,总会产生汹涌的浪潮和激流,就像是代际之间矛盾的尖锐冲突。因此,我们应当报以理性,用沟通和谅解与尊重互相调和。
5.  当青年人心怀宽容,我们会发现老年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当青年人拥抱客观,上一代人并非因体质衰弱而伏枥则会被我们看见。你瞧,“声震寰宇通神州”是古稀老人孙家栋的执着追求;“留取三尺卧榻,梦回万千稻香”是袁隆平老爷爷心系苍生温饱的誓言;“双眉深锁为谁悲,两鬓白丝为谁愁”是耄耋院士钟南山鏖战抗“疫”一线,保护新生代的赤血丹心。
6. “问题的出现必然有其根源。”当我们思考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才导致代际认知差异如此之大呢?是传统思维的桎梏,还是以偏概全的管窥蠡测呢,是恶意胡诌的偏见,还是无奈搪塞的借口呢?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而使他们以“阿喀琉斯之踵”在代际世界中裹足难行,终陷入非理性的泥潭。继而,谣言、偏见如雪球一般,堆积、叠加,终越滚越大,碾压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喧哗、嘈杂如市井妇女讨价还价声,掩盖了理性的声浪。
参考结构:题目是“互谅共情,携手共行”。开头引用让·保罗·萨特的论断,引出自己的观点:互谅共情方能铺开携手共行之通衢。接着分析由于时代、三观、经历等因素导致代沟存在是正常现象,应该让沟通、共情化解代际坚冰,让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暖阳遍洒心田。由纪德名言引出当代存在的“贴标签”现象,这其实是思维固化与褊狭的问题,并指出长期下去会将代沟拓宽。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提出应摘掉有色眼镜,体察真实社会,用共情相互理解,弥合代际裂痕。最后呼唤,愿代代人们携手同行,跨过代际偏见,跨过认识偏颇,走向共情之温敦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